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申友富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

        申友富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可以对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其具有工艺较为简单、工期较短、施工资金投入较小、环境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利用其虚拟化、可视化、协调化等优势,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构建出精确的、切合施工需要的建筑模型。因此,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也是如此。BIM技术就是当前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运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其具有虚拟化、可视化、协调化的优势,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首先论述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最后探讨BIM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以模拟施工控制施工质量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及信息进行有效模拟,即立足更加切合实际的角度,对施工方案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核查与检验,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当前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给予优化整改意见。通过BIM技术对建筑施工进行模拟,可以有效地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BIM技术可以通过激光对所要测量的建筑物体进行高速扫描,并且可以与HDR的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相结合对建筑物体进行影像采集,从而确定多次两物体的三维坐标,进而对建筑物体进行实景复刻。
        (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一定复杂性及安全风险,装配式建筑施工也是如此。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也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其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若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配备一定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管理,那么就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使施工单位的运营成本产生浪费。但是利用BIM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化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从而使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有利于责任的追溯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模拟工程建筑方面已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BIM数据信息平台及互联网数据可以对相应地形地貌和建筑进行模拟建设,因此在施工前就可以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可以及时作出处理,进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保障工程质量。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模拟,并且可以通过三维数字模型更好地体现出来,使得相关人员可以从模型中发现各种不足并加以弥补。利用同一平台便于员工间的沟通交流,使烦琐的工作程序得到简化,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
        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通过BIM建模软件平台,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

相关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提供的各项参数数据与建模软件中相应数据进行有效比对,从而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施工装配过程中是否会发生问题,若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整改,进而保障建筑项目的有效开展。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会依据图纸展开平面设计,随后再根据设计图搭建立体模型,最后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地勘测结果对图纸进行适当的修改,这种工作方式存在技术误差的风险较高,并且会极大地降低设计环节的工作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非常大的工作量。
        运用BIM技术,设计图纸中所蕴含的各项参数信息可以被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并且可以在BIM建模软件平台上进行多次模拟,不需要多次进行修改并与图纸进行反复比较,进而使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而言,构建建筑模型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可以使模型的各项数据更加符合实际的施工数据,从而使建筑施工技术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有效利用BIM技术的虚拟性可以实施多项仿真操作,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模拟紧急疏散、突发状况、节能特性等诸多情境,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工程质量。
        (二)BIM技术在生产阶段的应用
        利用BIM技术,施工人员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期间可以第一时间将建筑工程所需的各种预制构件相关信息上传到数据平台,从而使各个预制构件供应商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订购信息,并抓紧时间进行生产与运输,确保构件及时到达,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BIM数据平台对现场施工状况进行实时反馈,从而保障BIM模型的各项参数可以与实际的施工需求相契合,从而避免模型参数问题引发延误工期问题的出现。为了保证各类型的预制构件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满足建筑工程实际的使用需求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效用,应用BIM技术时,可以对预制构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有效审核。在此环节中,相关人员可运用RFID芯片对预制构件的材质、尺寸进行适当修改,使其切实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BIM数据库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方与预制构件供应商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保证预制构件质量及规格可以切实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而避免材料供应不足而出现的工期延误问题。
        (三)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现场管理在任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要从全局的角度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不断加强管理,培养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还要对施工环境进行统筹安排,从而保障预制构件可以合理地摆放于施工现场,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现场的杂乱程度,进而提高施工现场构件储存的安全性。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各种设备器材或预制件数量及种类过多出现摆放位置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影响构件的使用质量,甚至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运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从宏观角度进行更为精细合理的规划,通过对管理进行模拟,使各项细节变得更加真实,在制订施工现场管理计划时可以对施工场地进行统一的规划,避免二次处理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可以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控制人力成本。在RFID技术与BIM技术协同配合下,可以不断地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使其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调度需要,从而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是建立在3D基础上的数字建模技术,其属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可以根据工程的各种信息及数据构建可视化数字模型,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珩.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0):98.
        [2]邹鑫.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09):188-189.
        [3]李俊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名,2020(0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