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王兴勇
[导读]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桥梁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承载方面,其所达到的效果最为显著。
        王兴勇
        身份证号码:37072419941030****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桥梁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承载方面,其所达到的效果最为显著。而想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保障相关技术应用的最优化,其中涉及到的各方面技术要求务必要保证科学严谨,且应不断地汲取以往的优良经验,以为此类技术科学高效地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桥梁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
        引言
        对于混凝土而言,其中涉及到的坍落度应重点关注。一般来看,坍落度控制良好的混凝土在振捣等相关的施工中往往能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功效,而高性能混凝土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材料,且其粘性和各方面的控制都极为突出,因此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达到的稳定性是最为显著的。与此同时,因此类混凝土有着较低的水灰比,且并不需要较多的自由水,因此出现离析的不良情况也就得到有效的规避。
1高性能混凝土概念
        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主要就是利用常规生产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结构特征能够更加符合各项施工要求。设备与搅拌时间也是影响其实用效果的元素之一,要通过不同设备进行实验以确保最终的搅拌效果是最好的。其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比例非常严格,要严格按照标准配置,一定不能随意添加。对于材料的选择也需要非常注意,以确保机器出风口的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主要采用低水胶比方式,选择更加符合绿色环保施工要求的材料,增加足够的掺合料和高效外加剂。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高性能混凝土更加适用于高层建筑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在恶劣的环境下保障构筑物的承载力、稳定性,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普及。
2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良特点
        在普通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它的使用寿命比较短暂,期间还需要维修,甚至是重建,这都需要大量的费用。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后,建筑的寿命会延长,这都是源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道路桥梁都是需要运输重物的,普通的混凝土强度性能一般,很容易在几年后发生坍塌,而且它的抗渗性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高、抗渗性高,这与耐久性不是一个本质,但是最终都是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特性。不管是人为因素还是外在因素,都无法侵蚀高性能混凝土。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能好,还不容易分层,在施工时还可以达到自流平,可泵性较强,能够让施工的效率得到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不容易裂开,出现缝隙,同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收缩和形变,从而让施工的质量得以提升。
3传统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区别
        3.1传统混凝土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在路桥工程中,可以借助持久、便捷、经济效益高,在延长公路与桥梁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处理公路桥梁混凝土引发的变形问题,需要在现代建筑思想下,掌握施工技巧,把握工程关键因素,充分发挥混凝土自身特有的性能,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适当优化;其次,在桥梁设计过程中,掌握钢纤维与桥面铺设厚度对桥梁整体性能形成的影响,尽可能控制钢纤维桥面的铺设厚度,提高公路与桥梁路面的平整度;最后,在市政路桥施工期间,完成成本管理工作,在保证路桥项目质量达到相关要求的同时,从设计方面入手,优化设计内容,保证桥梁拥有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外观,同时还需要优化施工材料的配置,减小材料与桥梁自身的重量,削减无用材料损耗,达到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


        3.2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桥梁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及强度具有更高要求,因而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在桥梁工程施工期间,能够确保结构的高效性能符合实际施工标准,控制后期桥梁结构维护成本。现阶段桥梁工程常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多为海工混凝土,此种混凝土不仅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更具备显著的耐腐蚀性、耐久性,在实际配比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符合绿色施工标准。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功能,即配合一定比例的混凝土材料,并加入一定量的矿渣和硅粉,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应以低离析、质量平衡以及高流动状态为基本判断原则,水结合剂的比例低,混合后的黏度高。确定配置比后,应准确计算出测量值,施工人员除了观察控制设备和测量装置外,还应考虑设备反映的实际混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混合过程完成后,混凝土应由罐车运输,然后由泵浇筑。工程量小的采用手动浇筑,但是有很多缺点,如很难添加外加剂等。高性能混凝土不需要采取单独的泌水技术,仅在后期需要简单的加湿保养即可。另外,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中的胶结材料很多,因而有必要考虑温差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4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应做好相应的部署,尤其是均匀性等,以确保具体施工过程中质量等的达标。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温度等的有效控制,以免对混凝土的性能等造成不良的影响。(2)浇注。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入模之前务必要对其的温度和坍落度等进行精细的测定,一般这样的操作士借助于专用的设备进行;在确定拌和物性能等符合既定要求以后,才能进行后续正常的入模浇注。入模的温度也应进行精细的控制,通常使其处在5~30℃即可。②对于混凝土的浇注而言,具体进行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应控制在不大于2m。特殊情况下的操作,也应做好相应的辅助,例如滑槽等器具的配置,以切实地保障混凝土具体施工的稳定和高效。③具体的浇注最好应采用连续推移的方式,且中间间隔应控制在90min以内。④新浇注与已经硬化的混凝土,温差不宜超过15℃。(3)振捣。所进行的振捣施工,通常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或是表面平板振捣器等设备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切忌对模板和预埋件等造成碰撞和破坏。如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相应的振捣应以垂直点振的方式为准,且应严格控制每点的振捣时间。对于需要临时更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平位置的情况,应首先竖向将其缓慢拔出,而后再将其移送到新的位置,切忌在拌和物内平拖。(4)养护。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其强度在初凝时增长较快,因此浇注施工完成3d时即能达到设计强度的60%,7d则能达到80%,鉴于这样的情况,加强混凝土早期的养护就显得极为重要。另外还应注意的是,相应的养护应以带模为准进行,且应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整个的养护时间部一般不得少于14d。(5)混凝土施工需要做好相关要素的把控,其中施工质量与原材料配比是否合理异常关键,直接影响到路桥项目的质量,为了尽可能保证桥梁施工按照方案流程推进,应该重视施工监理工作,强力的监管工作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不按照技术文件作业而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还不能随意更改预留位置,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混凝土材料制备的流程,以及每个流程需要做好的节点控制工作,按照混凝土配置比完成混凝土材料制备,将混凝土强度控制在1.0MPa中。
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这对于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施工的团队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的水平,让施工的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高性能混凝土能够让施工的质量在以往的施工中得到更好的进步,从最根本的原因上减少了道路桥梁的施工漏洞,让道理桥梁的安全性得到提升,让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减少安全隐患,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李祥,许欢.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08):176+178.
[2]张俊梅.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02):37.
[3]贾昌栋.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101-102.
[4]蓝新玲.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07):23-25.
[5]崔进京.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1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