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应运而生,其与古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要对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加以引入和运用,使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文化的独特性得以体现,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能够将两种建筑元素有效融合。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融合
1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以下3个方面:一是以功能确定形式。为了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工作需求,楼房高度与层数逐渐增加,逐渐在建筑内设计了电梯、消防等系统,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重要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均具有两面性,赋予建筑更多便利服务功能的同时,会使建筑物形式基本相同,进而严重约束了设计人员的思路,导致建筑再无任何特色,带给人厌烦的感觉。二是理念创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引入西方建筑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使一些人产生错误认知,认为中西方建筑理念是完全相同的,设计无国家区别。但从实际来看,建筑设计中应融入本土传统文化,尤其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居住形式等,不可随意融入西方元素。这表明不同国家的设计是有区别的。三是关注空间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从总体层面着手,以具体模型为标准完成设计,而非简单的图画。同时,现代建筑融合了西方设计元素,通过诸多设计形成一个整体,构建出健全的居住小区,既减少了土地面积,又提升了空间使用率。
2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差异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不同、建筑材料不同以及设计方式不同三个方面。现代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并且会进行大规模建设,使得建筑物外形类似,缺少特点,而古建筑设计则会更多的考虑到建筑物多处的社会背景和当地的文化环境等,会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素材,视觉冲击力更强。现代建筑应用的多数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古建筑则主要以木材为建筑材料,两者的本质差异较大,木材的力学性能以及防腐性能等都不如钢筋混凝土,并且木材是消耗品,会造成生态破坏。现代建筑设计主要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功能要求为主,例如电梯、监控、网络覆盖等,而古建筑设计则融入了花园设计、精致工艺应用等方面,对建筑的外形美感和艺术性要求较高。
3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3.1思想融合
我国古代建筑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具有非常鲜明的南北特征,比如:北方古代建筑展示了所有者的高贵地位和崇高的身份,尤其是皇宫建筑多由青砖和黄瓦建设而成,符合古代黄色代表帝王色的历史文化。此外,北方古代建筑设计非常重视位置、朝向、风水等。比如:很多宫殿周围布置的建筑都比较短,展现了宫殿的尊贵性。而南方建筑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和建筑及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中多利用长江以南的地形、植物、河流、庭院等进行设计,实现多元素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具有浓厚的自然风景气息。虽然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古代宫殿建筑的属性,但受到绿色、环保、低碳理念的影响,在设计中开始注重自然属性的加持,使得很多现代建筑也拥有了自然特征。在保证现代建筑的功能和用途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然的利用,体现了古代建筑设计“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也是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延续。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上的充分融合,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量,并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想,实现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比如: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
3.2材料融合
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古建筑设计,还是现代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科学使用都将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古代建筑设计所用到的材料大都是木材、砖石,体现了古建筑设计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本质特征。现代建筑设计大都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这是由现代建筑文明的发展所决定的,虽然钢筋混凝土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材料,但是,在某些特殊区域的建设中,完全可将古建筑设计的木质材料运用其中。在运用木质材料进行建筑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木材的特点以及所设计建筑的实际实况,科学地配置木材。木质材料的精妙使用可让现代建筑的艺术造型更加独特,也能营造出返璞归真的建筑效果。例如,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何镜堂曾经提出“建筑美学”的概念,并以“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促成了2010年世博会中中国馆的艺术性建设。中国馆的上部空间便是采用56根横量木来营造一种仿古艺术造型,而底层的空间依然采用了现代设计材料进行现代化建筑风格设计。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与现代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古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的融合。
3.3形式融合
古建筑的形式美主要取决于其细节,无论是中国古建筑还是西方古建筑,其主要材质基本都是木材与石材,因为材料、技术的限制,建筑结构在发展期间并未出现过较大的改变,只能通过建筑尺寸与细节的优化来表现出建筑的特点,所以,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成为提高建筑附加值的一种方式,并且越是重要的古建筑,其装饰细节越复杂。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于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设计中的制约因素更多。例如,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古建筑的屋顶、屋身、台基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三者组合后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但是每一种形态都会在三者各自体系中受到局限。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逐渐模糊了三者相互之间的体系界限,建筑形体的变化更加灵活。另外,在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是一种重要结构形式,通过立柱、横梁等构件相连,能够形成性能优异的框架结构,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将榫卯中的木质材料替换为其他各种建筑材料,在保留榫卯结构优势的同时提高建筑质量。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便将榫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了建筑设计中,然后结合古建筑中的雕花工艺,使横梁更富有装饰性,大大提高了现代建筑的观赏价值。
3.4结构融合
目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建筑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古建筑结构逐渐退出市场。由于在进行古建筑设计时,基于庭院建筑物点,根据建筑结构所设计的中心线进行构建。现代建筑结构则基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进行设计,同时使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实现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理念有效融合,需要对园林景观和自然景观设计加强重视。另外虽然现代建筑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也可与木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结合运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些传统的文化设计概念得以呈再。最后现代建筑学对空间设计越来越重视,中国现代建设从整体设计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以设计模式为中心,对凸现建筑设计的极致美感为目的,同时通过一些西方建筑设计方法的运用,对功能完整的生活工作区进行打造的同时,使建筑区域和建筑空间得以有效节约,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垂直对称的建筑设计形式加以运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自由、便捷以及趣味的生活环境。但是发展现代建筑并非意味着要抛弃古建筑设计理念,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应立足于两种不同设计理念的特点,深挖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通过各种策略,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以推动现代建筑设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栗彦.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9(34):81.
[2]赵刚.探讨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与中国古建筑设计相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9(3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