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建议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刘飞鸣
[导读]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讲,所使用的人员、工艺技术、材料、管理方式等都属于关键性的质量影响因素,
        刘飞鸣
        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摘要: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讲,所使用的人员、工艺技术、材料、管理方式等都属于关键性的质量影响因素,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重点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具体的质量影响因素情况等,合理选择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选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措施,保证材料的质量,采用良好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对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效果受在此过程中,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会单独设置管理机构,一般安排比较多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其中的制度不完善,所以一些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此外,建筑企业一般都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量,没有结合管理人员的实际数量和发展情况对其中的制度进行完善,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1.2预制构件问题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保障其顺利进行,需要对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等多个阶段进行综合组织以及协调,主要目的是防止预制构件在应用中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起步晚,实际上只有部分工厂具有生产预制构件资质,其生产制度不完善,经验并不丰富,这会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导致其质量不能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尺寸误差也会比较大。此外,一些单位运输预制构件时,一般都忽视了对构件的保护,导致预制构件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进而造成构件破损,这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后期管理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1.3设计管理方式落后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在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完善建筑设计标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理化设计,避免对后期的工程带来影响。但是,当前一些装配式建筑工程并没有认识到设计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也没有对其进行创新,大部分管理人员忽视了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导致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不能顺利进行。
        1.4管线预埋问题
        如果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线和构件埋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会导致其中的构件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出现偏离,不利于对装配式建筑的全面管理,并且影响了对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的控制。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固定具体构件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管线的排布情况,结合排设的图纸施工,预防其破坏机电管线。但是,由于没有对其管线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导致其出现偏移和堵塞等情况。
        2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2.1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
        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工作对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管理理念创新中,需要及时去转变管理理念,要彻底改变以往存在于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理念,需要做到及时转变管理理念,让技术前置和管理前移。具体来说,装配式结构的实施效率是项目效益的基本保障,在管理工作中要将设计、生产和施工等诸多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例来说,均要严格按照产业化要求来施工,转变以往的建设方式,注重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尽可能地去形成一种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为确保各个生产工序可以与单位协调配合,可以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安装时间和工程工期等因素,通过倒排的方式来制定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并事先确定好重要构件的技术参数,提升对各方面因素的管控能力。
        在管理模式创新上,装配式建筑可以尝试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EPC(工程总承包)施工模式。

以EPC施工模式为例来说,项目可以落实五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对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BIM一体化加强管理,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可以保证和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水平。
        2.2引进先进技术
        就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的应用情况来说,最具应用优势和发展潜力丰富的技术当属BIM技术,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会选择使用BIM技术,通过发挥好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优势,可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设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工程的协同设计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施工单位可以此来进行各项信息的整合,构建BIM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可以凭借BIM软件的可视化和模拟化功能,来评估协同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共享特征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紧紧联系起来,建立一种动态、协同化的管理体系,这可以为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施工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对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
        2.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与管理有着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具体来说,施工单位为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帮助员工认识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职责,继而积极参与到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去。二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引导员工参与到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去,以此掌握更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知识和管理知识。
        2.4材料因素的合理管控
        在任何工程建设中,材料都属于十分重要的部分,是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旦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即使人员再专业、工艺技术再先进,都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格外注重对材料因素的控制。首先,除预制构件外,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用灌浆套筒、波纹管及灌浆料钢筋及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紧固件连接材料、密封和防水材料都必须提供质保书并按要求进行复试。其次,在预制构件的采购阶段,各部门就应注意做好质量控制的准备,在采购之前仔细调查各个供应商的信誉度、质量、供应能力等情况,然后进行多家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检验检测,选择质量能够符合标准、生产速度满足施工进度且成本较低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这样在科学性进行采购与管理的同时,提升材料的应用质量。最后,在对材料进行运输期间,应编制和工程项目、情况相符的计划方案,能够保证所有的材料在运输期间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材料运输到现场之后,应按照每一种材料、构件的具体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分区域对其进行堆放处理,每个区域中都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基础设施,以免有化学反映的不同材料集中设置某个区域引发质量缺陷或问题,维护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形式,拥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尤其是施工便捷和无污染,是建筑行业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建筑形式。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务必积极做好应对工作,重点从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来着手,打造健全且系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高质量落实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兵.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487(3):96-97.
        [2]黄奎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建设,2020,203(02):74-75.
        [3]陈镜平.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砖瓦,2020(10):52-53.
        [4]杨双龙.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应用和发展[J].砖瓦,2020(6):72-73.
        [5]李逢宝.浅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防控策略[J].区域治理,2018(17):89~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