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7期   作者:朱高峰
[导读] 市政工程是开展民生建设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城市打造自身形象的有效措施。
        朱高峰
        湖南梅溪湖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开展民生建设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城市打造自身形象的有效措施。其中道路工程不仅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更是与城市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然而,市政道路工程大多开展在城市当中,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因素,导致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进而以此为基础,讨论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事项。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影响;控制对策
        引言: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城市交通方面的客观因素影响。例如交通流量大、道路荷载超量等等。此外为了避免给市民出行造成阻碍,在施工周期方面也会一再受到压缩,再加上温差、外部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存在,极易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严重限制了市政工程的发展。然而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多是由于管理不当以及组织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为了能够彻底避免这一现象,施工单位应当正视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种种影响因素,以此来寻找有效地解决措施。
一、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
(一)建设周期紧张
        市政道路工程的影响是较为巨大的,特别是在一些交通流量较为密集的路段,一旦开始破土动工势必会对周边市民的出行安全造成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到了交通通行情况。如此一来,为了能够将减少由于施工所造成的不便之处,便不得不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行限制,要求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如此才能够有效有效保障工程的社会效益。但施工周期的缩短势必会导致工程的难度系数增加,由于要保证按时完结工期,许多细节上的处理便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往往会对道路工程的质量方面产生直接影响[1]。
(二)现场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的开展现场由于是在城市人口繁华地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现场周边的建筑地形所影响。例如一些空间狭小的居民巷道、环境幽暗的交通隧道等等。在这些环境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动用一些大型机械,同时施工材料的运输也往往极为不便,因此便会导致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一同受到削减。除此之外,一旦在施工过程中要涉及到动迁工程,更是会导致施工难度成倍增加,甚至个别情况下还会引发一些现场冲突出现[2]。
(三)地下工程管线密集
        城市是人口居住空间,为了满足市民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城市系统需要配备密集的供热系统、电力系统、供水系统、天然气系统、网络通讯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等等,而这些密集的管网布设,大多都集中在城市的地下空间。所以一旦道路工程展开施工,除了需要面对上述种种不利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应对地下复杂的管网系统,否则一旦对其造成破坏,那么不仅意味着民众生活受到影响,同时也会使得市政道路工程产生其他的附加费用,并进一步压缩工程施工周期。如图一所示,2020年5月13日,成都市JS建筑公司(化名)在对成自泸高速入城段道路实施项目改造时,由于冒然施工导致地下燃气管线被挖断,从而导致该城区附近约2900户居民失去了天然气供应。不但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还被扣除了企业自身的信用积分。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筹备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在展开作业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如此不仅强调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效率,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市政部门的其他单位之间展开协同合作,从而有效将施工期间的更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使得工程质量问题能够得到保证。首先,施工单位最先需要的是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在图纸设计阶段相关部门不仅会考虑到工程中的主要重难点问题,同时势必也会对现场地下的管线设置情况有所了解。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向设计人员了解工程详情,必要情况下还需进行现场走访,并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地下管道布设详情,从而提前规避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更种意外状况;其次,施工单位需要与交通部门进行提前沟通,对作业现场各个时段的交通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尽量选择采用半幅施工模式,确保置留出足够的交通道路以供车辆通行,若是道路过于狭窄无法实现半幅施工的情况下,需根据交通部门的指示在相应路口处设置显眼的提示标牌,警醒过往车辆提前绕行,避免车辆聚集对施工产生影响;最后,施工单位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对现场可能存在的意外情况做好应急预案,针对一些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的特殊地形,管理人员需要组织员工进行模拟演练,以此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可行,尽最大限度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出现的施工受阻现象[3]。
(二)现场统筹规划工作
        在作业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安排好材料及重型设备的进场工作,在全封闭施工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提前计量好第二天开展施工所需要的具体材料用量,并在封闭现场空间内寻找开阔平坦地面用于堆放材料。材料与设备的入场必须在前一天夜里进行,避免白天交通流量密集情况下运输会延误现场施工效率。施工期间如涉及土方外运作业,可事先与城市行政部门沟通在现场附近寻找开阔地面用于暂时堆放,从而保证白天施工正常进行,不会由于外运不及时而导致施工受阻。此外在对原路段破损路面进行切割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实现对设备做好相应的检查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另外在对现场人员进行管理时,一方面要事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交代好现场的注意事项,如遇到地下管网的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提前与操纵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并结合图纸为其详细介绍地下具体情况[4]。
(三)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道路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水泥沥青,而这两样材料都会涉及到养护工作,因此施工周期短,势必会对材料的养护工作造成影响,从而限制了道路工程质量。如此一来便需要施工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以此有效缩短养护周期,提高道路建设质量。例如根据施工地点所在的城市气候环境,选择合理的沥青标号,并严格控制集料质量问题,从而减少材料中的针片状含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整集料级配、降低油石比例的方式来控制施工变异性,并处理好沥青表层的透层油与粘层油,以此解决道路投入使用初期容易受到车辆粘液而产生的一些破坏问题。此外针对道路养护不足容易出现的一些的裂缝问题,施工单位可以通过选择吸水性较小的轧制碎石作为集料,同时控制沥青材料配比,使其保持在马歇尔系数±0.5% 范围内,并选用一些延展性好、针入度较大的改性沥青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如此便可有效解决混凝土沥青路面养护周期较短的问题[5]。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总结在实践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并加强现场的统筹管理与技术管理,从此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金虎,王飞,曲连峰,等.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 科技资讯,2019,17(21):70,72.
[2]杨敬强.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控对策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3):99.
[3]刘顺志,冯超.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解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5):394.
[4]朱锋. 道路试验检测现存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20,27(1):174-175.
[5]肖家龙.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城市住宅,2019,26(9):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