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吴波
[导读] 近些年,经济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系统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但是在河道治理方向,水利工程一直处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当中,缺乏过程管控和预防管理、建设,造成地表水的河流生态系统不稳定,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生态问题。

中黔腾建设有限公司  吴波  550025

摘要:近些年,经济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系统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但是在河道治理方向,水利工程一直处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当中,缺乏过程管控和预防管理、建设,造成地表水的河流生态系统不稳定,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生态问题。鉴于此,在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需要建立防治一体理念,并纠正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保证生态治理的效果,让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1.1河道被占用情况严重
        河道分布较广,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河道。但是随着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对河道治理不重视的情况,河道被占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防洪作用,也造成区域性的河流生态缺失,只具备单一性的水利功能。这种情况的产生让河道治理一直处于边污染边治理的过程中,河道的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1.2缺乏生态治理的分析
        在河道治理中还存在单一性功能管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河道治理只关注岸堤建设,没有考虑到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并且随着农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河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农业发展和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中的河道治理也缺乏整体考虑,在城镇中的污水排放较为明显,水质恶化,水污染严重,而在大型城市中,河道治理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综合来看,这是河道治理中缺乏生态治理分析的后果。河道治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最终的目标是维护河流生态环境,提升河道功能。
        1.3河道治理技术不规范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需要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但是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技术应用不规范,技术应用打折扣,特别在网格生态技术、断面整治过程中,存在忽视河道实际生态环境,缺乏整体设计的问题,影响了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要综合处理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河道建设保护三个方面,所以需要在治理技术的运用中做规范化落实。
        1.4忽视施工中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大多需要进行建设施工,解决河道的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河道水利工程。但是河道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污染问题,在治理河道中对河道生态进行了破坏。其中,施工垃圾随意堆放、施工现场破坏环境严重、施工用水不能有效处理,施工进程中设备管理不严格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虽然让河道水利工程得到了建设,但是也破坏了整体的生态环境。
        1.5河道治理形式化严重
        在目前河道治理中还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在方式上没有建立具体的方案,治理方式多为简单的分析,更多的是施工建设,缺乏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所以治理工作也出现了较大的资金投入情况,但是实际治理效果却不能达到预期。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解决问题的措施
        2.1建立河道管理制度
        河道被占用也就让治理工作无法开展,而且河道多为天然形成,不光是地表水的流动,也涵盖地质因素、自然植被因素等,所以在占用后的变道处理并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因此在治理策略上就要从源头入手,建立河道管理制度,对于占用河道的情况不仅要让其做补救,也要做出惩治,用制度警示占用河道的行为。政府水利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对于占用河道的情况做出治理,而在城市中的河道规划应相信科学,针对河道的水利功能、调节城市环境功能、绿化功能建立全方位的河道水利工程治理方案,解决河道被占用的情况。而对于河道被占用下的河流生态问题应做积极补救,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



        2.2重视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治理中应落实以环境促进环境发展的思想,加强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保证生态治理河道的思想落实。生态护岸工程是以建设良好河道岸堤生态环境来保证防洪、水利和水资源的功能。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当中,而农村则应注重生活垃圾的管理,建立集体垃圾处理点,发展绿色农业技术等,减少生活和种植对地表水的污染程度。然后主要开展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这其中要将防洪需求作为核心,做好河道弯曲度的控制,以此调节水流速度,提升防洪性能。同时在河道的护岸建设中要利用好树木和植物的稳固功能,发展绿化,以此提升护岸工程的寿命,也让河道护岸能够与河流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最后在护岸的工程建设中要注意水体净化,可以在农村区域建立湿地区域,在城市做水中植物,以此提升水质净化功能。
        2.3运用网格生态技术
        网格生态技术的主要功用就是护坡,以网格状的建设来减少岸堤的水土流失,也促进河流水体与河堤的生态交互。在施工中以混凝土或石头等耐腐蚀的网格结构来保护河堤,形成网格状的组织。此技术拥有经济效益好,适用范围广,可以保证河道稳定的优点,并且在网格中可以种植植被,进一步提升稳固性,也提升美观性;但是在施工中要注意河流的流量和流速,不适合在大流量、流速快的河流中使用。
        2.4完善河道断面整治
        河道断面整治能够保证河道的整体结构完整,防治溃堤的情况发生,也能缓解河道淤泥过多的情况。传统的断面整治都是做简单封闭清淤,这种方法会影响到水中的生物环境,并且不能与原有河堤形成一体,二次断面的发展概率较大,影响河道的整体结构。对此,在河道断面整治过程中,需要做技术工艺的应用,按开展分段清淤,并针对河道的实际情况做清淤工作的优化,做好河道淤泥的生态利用。在断面整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清淤的深度,减少对河床的破坏,并且区分深层断面和浅滩的不同形式,保证整治的效果。
        2.5重视工程施工管理
        针对河道水利工程施工对河道治理的影响,一定要重视工程施工管理,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减少施工中对河道的污染。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加强场地管控,将施工区域与河流做区域隔离,这样便于施工建设,也能减少施工中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在施工中要注意施工区域大小的控制,尽量缩小施工的影响范围,避免对河道周边环境的破坏。对于施工废料要设置弃渣场,对于废料做无害化处理,对于有回收利用价值做好回收,最后在工程完工后对弃碴做集中处理,实现绿色施工。在施工中的用水管理上一定要做严格控制,禁止施工用水排放到河流当中,对于施工中的设备要做好管理,避免出现漏油污染的情况。
        2.6优化河道治理方式
        在河道治理的形式上要落实科学化、合理化,建立完成的计划,减少随意性的治理。其中要落实预防管理为先,污染处理为重,提升河道功能这三点。在城市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就考虑好河道的整体建设,设计百年方案,以此提升河道的防洪功能,也能减少后续的河道维护。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注意事项
        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过程中要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也就是要做质量施工,根源治理,彻底解决河道中的各种问题。并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需要体现河道的生态功能,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生态作用,紧抓污染管控,减少河道污染的情况。
        4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是百年大计,在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实际的问题,在实践措施中建立有效、合理、科学的方案和方法,以此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提升河流和护岸的功能。在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做生态理念的落实,针对实际情况的问题做出改进,以此保证河道治理效果,也建立河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所清.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123-125.
[2]冯杰.基于生态理念的河道治理技术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1(01):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