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性能混凝土工艺性能、耐久性与经济性 欧宋仁1 吴碧绿2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欧宋仁1 吴碧绿2
[导读]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现代混凝土原材料品质越来越差,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离不开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导致混凝土的原材料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同时现代工程对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程条件下,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由于受到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成型因素等影响导致表观成型质量不如试验室标准条件下控制的效果理想

1、河池市信地混凝土有限公司 欧宋仁1    广西河池 547000
2、宜州聚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吴碧绿2    广西宜州   546309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现代混凝土原材料品质越来越差,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离不开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导致混凝土的原材料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同时现代工程对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程条件下,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由于受到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成型因素等影响导致表观成型质量不如试验室标准条件下控制的效果理想,本文从影响混凝土表观成型质量的全过程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混凝土表观成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加以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工艺性能;耐久性;经济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也开始针对施工质量、工程寿命等进行重视。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公路的质量,保证其强度、耐压性等,还能够针对其寿命进行有效延长。
        1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虽然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在学术研究中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还没有形成统一明确定义,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高性能混凝土理解为采用现代制作工艺生产的耐久性、抗压性以及稳定性显著提升的一种新型混凝土。与常规意义上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混凝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耐久性强、设计寿命偿等等。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普通混凝土主要关注其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主要关注其耐久性,同时兼顾考虑抗压性以及稳定性。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二者的生产也存在差异,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来说,常规生产方法难以满足其设计需求。
        2高性能混凝土特征
       高性能混凝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及抗渗透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切实延长使用寿命;②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良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分层、离析等现象,所消耗的原材料更少,实际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期间能够满足自我流平的标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确保工程能够达到高质量施工要求;③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良好,硬化阶段水化热反应不明显,收缩变形较小,使构筑物具有抗裂缝等优势;④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因公路工程路面面积较大,实际蒸发量多,因而会经常出现干缩现象引起的路面裂缝问题,而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的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较高,早期强度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抵御干缩裂缝,缩短路面后期养护时间。
        3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
        3.1对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进行设计
        想要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应用,首先需要针对材料配比进行有效设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进行研究,往往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并针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它具有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更好的抗冻、抗渗能力,还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与工作性。为了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进行保证,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设计,使混凝土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通过针对混凝土水胶比进行降低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并针对混凝土的流动度进行有效提升,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可以向其中添加不超过20%的减水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混凝土强度。


另外,在进行粉煤灰的掺入时,可以使掺入量保持在25%以上,但是不要超过30%;还可以适当加入30%左右的磨细矿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侵蚀性。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版值得过程中,为了保证各个原料都能够符合混凝土的指标,因此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完成对于各项添加物的精确计算。例如在进行混凝土制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混凝土砂石混合空隙率进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砂率达到40%左右时开始进行计算,并将具有不同砂石比的砂石进行混合后,将其放进容重筒内,保证容重筒的体积可以保持在18~20升的范围内。在完成了这一操作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胶凝材料疆良的计算,进而完成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拌制。
        3.2在浇筑混凝土期间的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阶段需严格依照相关技术要求与施工流程顺序开展,在浇筑之前,需施工技术部门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要求及时清除模板以及钢筋上的杂物,防止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等问题出现。综合分析公路工程的施工要点与技术标准,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对钢筋以及波纹管的定位进行细致审核,保证模板的干燥程度,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如在实际施工期间遇到雨季,要制定详细的防水方案,在晴朗天气下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3成品养护和拆模质量控制
        (1)桥梁墩台混凝土浇筑后外露面拆模后要及时覆盖。高性能混凝土本身水胶比低、自收缩较大(因为毛细孔细、毛细压力高),必须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夏天及时补水养生,但不能使用过冷的水来注水养护,养生水温和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差不宜大于15℃,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层温度之差也不宜大于15℃,否则会有开裂的危险。(2)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及开始降温以前不宜拆模,有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也不宜过早拆模,在炎热与有风干燥季节宜采用逐段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及剧烈的温度变化过早拆模均可引起高性能混凝土的表面开裂。
        4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质量的管理措施
        首先,做好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评估工作,在公路工程设计期间,需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结构性能及指标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出高性能混凝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风险,针对此些质量风险制定出相关管控方案。在公路工程验收期间,要结合专项质量控制标准与验收方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严格检验,使质量评估工作更加合理,为相似公路工程提供丰富的施工经验。其次,注重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往往需依据工程施工要求,选择更加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形式,如变形形式等。在高性能混凝土垫块预制时,要保障垫块的强度与形状措施,制定专项施工参数标准与技术施工要点。最后,注重高性能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需立即对其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处理,采用加盖塑料薄膜的方式,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雨水侵袭和温缩开裂。在预制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期间,要利用低温蒸气方法养护,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更加符合施工标准。
        结语
        混凝土外观美观性较好,有着良好的性能,可以节省装饰装修环节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其凭借着自身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备受各界关注,当前已经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会进一步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米永刚,刘云贺.高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2020(07):92-95.
[2]马士宾,许艳伟,杨鑫玮,等.基于响应面的路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J].混凝土,2017(12):164-168.
[3]王晓军,代兴艳,李令.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J].陕西水利,2020(10):162-163+171.
作者简介:欧宋仁(1993.06),男,壮族,广西河池市人,大专,二级建造师,主要从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混凝土试验室技术管理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