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若干问题的综合分析 吕乃伟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吕乃伟
[导读]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环境的恶化,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虽然越来越多的建筑在修建的过程中实施了抗震设防,但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而言,其整体的承载能力与抗震性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论文从建筑结构加固的重要性入手,对其抗震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吕乃伟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环境的恶化,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虽然越来越多的建筑在修建的过程中实施了抗震设防,但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而言,其整体的承载能力与抗震性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论文从建筑结构加固的重要性入手,对其抗震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提出了建筑结构加固处理设计的建议,以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问题
        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工作,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房屋建筑抗震鉴定工作受到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加固技术,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防震性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如何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工作,从而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将予以探讨。
        1建筑结构的影响因素
        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因素,需要从多方进行考量。包括外在因素,内在因素等,又能分为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建筑结构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建筑结构所处的环境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如处于潮湿地区的建筑结构,会长期受到水分的侵蚀,长满各种青苔、花草等,对建筑结构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如江南水乡的建筑物,墙根经常处于湿润的状态,并且长满杂草、苔藓等植物,对建筑的损害非常明显。有的建筑位于地震频发的地区,会受到地震的影响,使建筑结构的强度降低,比如新疆地区的建筑,就处于板块活跃的地带,经常会有小型地震发生,使房屋出现裂缝、倾斜、垮塌等情况。处于强风地区的建筑,长期都受到风力的侵蚀和影响,比如张家口地区,其强大的风力对建筑物造成极大的破坏。还有其他因素,如暴雨、干燥、自然灾害等,都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
        1.2时间因素
        一些城市中的老城区建筑,大多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对于这些建筑,拆迁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由于修建时间比较久远,长时间的被人使用,又缺乏保养,导致建筑结构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建筑进行加固和保养。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对建筑结构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要求建筑具有一定的抗灾害的能力,比如小型地震、火灾等,这就更加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建筑结构质量的检测,并且做好加固工作。
        2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若干问题的综合分析
        2.1建筑物的剩余寿命
        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建筑的使用年限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建筑的类型将建筑分为四类,且每一类建筑类型的使用年限都有所不同。首先是纪念性建筑或者是特别重要的建筑,这类建筑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甚至还能够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它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相对较长,能够达到100a。第二种建筑类型为普通型建筑,这类建筑数量较多,一般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它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a。第三种建筑类型为易替换性建筑,与前两种建筑类型相比,它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对较短,为25a。最后一种建筑类型为临时性建筑,这类建筑主要是单位或个人为了生产、生活而临时搭建的建筑,它的灵活性较强,搭建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因此,与其他三种建筑类型相比,它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对更短,最多不超过5a。



        2.2混凝土结构加固法
        混凝土结构加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建筑加固方法,包括外包钢、混凝土置换等方法和手段。混凝土置换法就是将建筑结构中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拆除,从新浇筑混凝土,这种加固方法花费的周期相对较长,但是对建筑的空间不会产生影响。外包钢方法是指在需要加固的建筑结构外部使用钢筋结构进行包裹,之后进行处理就完成了加固工作。这种加固方法的施工量较小,方便快捷,缺点是使用大量的钢材,成本高。
        2.3外包钢法
        外包钢法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建筑加固方法。与其他几种加固方法相比,外包钢法施工过程更为复杂,经过粘钢处理后,其补救过程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它主要是使用水泥或者环氧树脂等材料对建筑梁柱的外围进行灌浆,或者是直接对外围进行钢板焊接处理。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它还可以分为湿式包装法和干式包装法。这种加固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它的主要缺点则是对于钢铁的需求量较大,对于水泥或者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都相对较高。如果这些材料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加固效果。
        2.4对使用年限和设防目标的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建筑结构在遭遇不同级别地震时,对建筑构件、设备、使用功能以及人身安全的总要求。根据地震强度及频率的不同,建筑的设防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地震的烈度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为小震(地震强度低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第二个级别为中震(地震强度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相等);第三个级别为大震(地震强度大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在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的使用年限,合理地设计抗震设防目标。如果是从加固设计后开始计算50a,应该对建筑物的整体进行加固,并按照我国最新的建筑标准,达到传统的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如果是从建成后开始计算50a,则应该按照现代建筑的建筑标准,对整个建筑进行复核与加固;而如果是从重要的竖向结构开始计算50a,则只须按照原来的抗震标准进行复核,并保持传统的抗震设防目标即可。
        3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若干问题分析的意义
        对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效果,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形成保护,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保障。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有效的加固,可以延长建筑物使用的时间,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结语
        建筑结构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确保建筑结构质量,对于确保我国社会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做好建筑结构的检测和鉴定工作,合理应用相关技术进行检测和鉴定。对于出现问题的建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立培.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解析[J].门窗,2017(3):67.
[2]刘小川.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阐述[J].城市建筑,2019(5):87.
[3]苏小溢.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J].福建建材,2017(8):31~32.
[4]姚远.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方法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18,38(18):57~58.
[5]张江彬.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浅析[J].低碳地产,2018,2(017):298.
[6]孙雅娟.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若干问题的综合分析[J].门窗,2019,5(6):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