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越
宁陕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61242419860504****
摘要: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尤为复杂,原因是管理人员需全面监测环境、项目进展、工艺标准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情况,再结合项目图纸计划进行管理监控,以期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现场管理及监控的必要性,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分析工作,再结合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比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巩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基于此,以下对强化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有效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劲头,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这个过程离不开建筑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从未缺席,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倾注更多关注,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抑或是政府部门都要提升质量监管的力度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夯实基础。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主要业务包括工艺特点、项目操作标准、管理规范、材料使用状况、施工方案等工艺的合理性的探讨,需结合相关操作标准、控制标准进行总结,以期提升建筑本身的核心利益。因此,强化质量监管的合理性有利于凸显出建筑项目本身的地位,能够总结出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施工人员、用户的财产和生命健康不受到侵害。另外,新时期质量监管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也能综合性的评估出项目的材料使用情况、预期效益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指标,同时对勘察、设计、操作准备阶段进行比对,有利于促使整体操作始终在额定标准内进行。一旦管理中发现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也能依据问题的发生原因、项目标准、监管要求进行测试,并给予工程进行科学的调控,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也能巩固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
2工程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建筑工人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上过高中的只有少数人,而且也没有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加之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也也偏老龄化,现在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风吹日晒的体力活。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事建筑行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存在不专业的问题,由于企业对相关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很多人员都没有相关资质就上岗操作。出于成本考虑,企业也不愿意花费资金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而且员工本身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整个行业从业者的素质不高。
2.2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纵然建筑工程单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监督和立法的不健全导致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仍旧存在一些漏洞,无法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系统全面的约束,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秩序混乱。与此同时,倘若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法律规范展开分析,其实不难发现其中有部分法规条款的用词不恰当、界定不明确,和市场建设管理的要求有所矛盾。除此以外,浑源县恒山府住宅小区的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之间也会存在责任推脱现象,导致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效力无法被充分发挥。
2.3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尽管已经完善了建筑施工的法规,但是很多从业者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少企业不按规定施工,存在擅自开工、压缩工期的现场,对施工人员没有培训指导就上岗,对施工材料不经检验就使用,这些问题都给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3.1质量管理行为标准合理化
无论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还是竣工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都需要做到全过程贯穿其中。作为质检方,时刻对项目建设施工质量进行监管评测、保证其安全可行性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如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用设备、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手法等任何方面存在质量问题,需在第一时间停止建设工作,立即针对问题进行补救解决,绝不留下一丝安全隐患。
3.2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素质
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浑源县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期对一线人员以及领导人员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道德素质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及时在企业机构内部宣传一些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先进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其次,企业方面要高度重视专业性管理条例的制定,确保监督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有据可依。再次,为确保全体监督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机构方面还应该尽可能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确保由上到下的各层人员能够提升效率意识,严把质量关,及时规避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3.3深化拓展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管主体为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与建筑相关基础结构。质检方在进行检查验收工作时,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以及具体工程建设要求。并在监管过程中,对项目的考核管理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切实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具备科学规范合理性。在确定工程质量评定和监督管理标准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工程具体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可以落到实处。
3.4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方法
新时期,基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要切实注重发挥信息化手段以及大数据资源的价值,促使建筑市场监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注重强化平台的应用,通过引入信息平台辅助工作的开展。坚持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以及管理一条线的基本方向,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坚决杜绝业务办理和平台使用重现两张皮的情况发生。目前来说,很多监管平台都具有建筑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上岗证验证功能,能够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扫描上岗证二维码的方式来确认现场从业人员的身份,为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建设管理部门还能够对企业以及人员进行违规锁定以及解锁。督促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具体的业务,严禁滥用锁定以及解锁权,实现监管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做好数据信息的采集与数据质量的把控,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以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为例,系统开发了质监站工作界面,主要细分为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报表管理以及基本信息管理等模块。按照工作流程,建设单位填写工程质量监督注册书,经过质量监督管理站初审和注册以及审批之后,进入质量监督管理阶段,由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填写质量检测报告,质监站负责审批,最终进入竣工备案阶段,填写竣工备案表,经过审批之后收集到系统中。
结束语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标准,设定完整、科学的操控体系,并给予必要革新分析,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俊杰.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4):155-156.
[2]刘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19.
[3]张和军.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197.
[4]邢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研究[J].门窗,2019(12):206.
[5]武志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9):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