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姚进发
[导读]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建筑行业涉及技术种类复杂、工程体系浩大,使得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姚进发
        (身份证号码:44018319810705****)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建筑行业涉及技术种类复杂、工程体系浩大,使得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增强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对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良。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工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抢占市场中的更多份额,在实际的施工中只是追求工程进度,忽略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问题频繁出现,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全面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成本控制意识缺乏,没有有效地成本控制计划和制度,成本控制方法原始和低效;没有成本控制的机制和专业人员,部分项目成本完全依靠经验和项目经理、财务等进行表单控制;成本控制具有滞后性,不能进行过程控制和有效地约束,一旦造成损失找不到责任人。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只有开展了全面、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才能够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从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质量管理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工程企业存在质量管理不善的问题。伴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也逐步提高,而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质量控制时,可能会受到传统发展模式、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所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往往不具有可行性,甚至部分企业所制定的质量管理策略脱离了项目本身,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漏洞百出。此外,部分企业为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方式不符合现实情况,同样也会加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1.3质量监管因素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出现了少许不良企业,将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以此获取巨额利润,但在质量上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管理监督不当导致的。不仅建筑行业,在项目完工后会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受贿、蒙骗等违法行为,而这也是监管部门的疏忽,因此,政府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从原材料选购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除此之外,监管部门的员工必须经过重重考核才能上岗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核心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中有责任、有担当,以此来保证监管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成本控制方面
        (1)建立材料管控制度和流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费用,做到账目清晰和责任人明确,对于施工现场消耗较大的辅助材料则实行和定量和包干制度,减少材料损耗。(2)控制施工人员的费用支出,按照工程量的大小和技术标准、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标准做法,计算出施工人员的总数制订出劳动定额。通过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控制,达到控制人工费用的目的。根据项目工作条件和工艺程序,安排流水施工,减少人员窝工和降低用工消耗。(3)做好施工过程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严守质量关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方协调;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要求施工、按规范标准施工,达到质量合格减少返工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2.2工程质量管理
        (1)制定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不仅与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建设有关,而且与是否达到技术标准挂钩。具体的技术标准不应只由建筑工程师设定,这难免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应该加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才能制定出一份合理全面的技术标准,并且要考虑该标准的实际实用性和可行性。另外,后续的施工工作也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从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2)对建筑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隐蔽工程存在于每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同样,严格地管理和监督也能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隐蔽工程开展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
        2.3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施工质量都是最为基础性的目标,如果要达到质量目标,就需要通过对各个要素、流程等的严格管控来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都是重点的管理任务。施工质量监管可以从监督的角度来有效识别和应对其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人员、质检人员,都应该深入工程现场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及时根据质量风险的识别来制定有效地质量控制策略。
        2.4制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管理者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理方案,确保施工技术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过程,能充分考虑到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并能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其次,项目管理者应编制科学的施工紧急预案,当施工现场发生紧急状况或不可预料性事件时,启动预案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再次,在建材的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建材价格和品质,不可因追求施工效率而忽视建材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管理者还要提高对建材质量的管控力度;最后,管理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悬挂安全施工的标语,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足量的安全装备,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并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2.5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力度。只有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个人素养,才能在建筑工程现场遇到临时突发状况时快速应对问题;只有管理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素养,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发挥出来,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具象化的管理。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促进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和全面优化的关键步骤之一。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发展情况,管理人员应该活学活用,将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应用到施工现场。在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团队的筛选时,应该全方位考察人才的管理专业素养,并考察其面对突发状况时的临场反应速度。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察,还要考察该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筑企业应不断吸纳高素质管理人才,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当前的很多企业都积极开展了质量管理工作,但质量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问题使得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工程企业都应该利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来保障质量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慧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8):148~149.
        [2]周建兵.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20(3):117~118.
        [3]钟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8):155~156.
        [4]尹继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陆桥视野,2019(9):78~79+82.
        [5]杜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