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华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60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将工程项目自设计至竣工验收的各阶段深度融合,加强多方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保证各阶段与工序之间衔接的合理性,保证建设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满足合同约定要求。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落实可使工程项目成本、进度与质量得到有效把控,使项目获益升高。因此,文章主要探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为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EPC总承包模式就是将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进行综合承包,整体将其打包给有资质的相应单位,形成施工和风险为一体的总包手段,在近年来的房屋市政建设、铁路建设,电力开发等行业的工程项目中受到了极大关注。在EPC总承包项目中,最关键的就是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这也是当前设计单位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当前建筑行业中仍然有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也就是将项目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分开管理,只有完成上一阶段的任务后才能开展下个阶段,主要参与工作的仍然是承包商、业主、监理师和设计师。这种模式看似工作流程相对清晰,并且各方工作职责比较明确,但是在应用环节中仍然会表现出较多工作问题,比如建设周期过长,前期投入成本较大等。相比较而言,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更为显著,可以实现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发展,并且在早期建设中明确总投资成本。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仍然缺乏对这项工作模式的研究,下文将展开详细论述。
1EPC工程总承包的基础概念
EPC工程总承包概念主要指企业接受甲方的委托后,按照合同要求的相关内容对建设项目的基础流程进行分割承包或全部承包。在这一过程中,承包企业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情况进行处理,保证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并合理分配资金的投入。在EPC承包模式中,还会包含项目初期的相关设计工作,需要针对施工建设的内容进行合理策划,使其能够与后续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良好的融合。同时,还应当对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的特殊施工设备进行采购与管理,使其能够正常运行,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最后,建设项目内部的相关细节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培训也需要承包企业落实,并确保其能够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条件与基础。
2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2.1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及注意环节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总承包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不可忽视的。在进度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经确认后实施;并监督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表执行。对出现问题的,找出原因并解决,再进行施工调整优化,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在施工费用方面,经实践证明,把握好成本的预算就是控制了成本的最大化。在前期设计就该控制好施工的成本,减少多余的建设支出;建设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责任到人;监督部门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掌握安全状况信息,发现并妥善处理安全隐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有必要进行安全演练;登记施工现场仓库设备的使用和材料的领用情况,并由仓库管理人员每月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仓库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维修和材料的损坏情况,应尽快找到原因并解决,还要进行情况说明,不能耽误工程施工进度。
2.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环节,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需材料、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均可在设计阶段得到有效体现。设计阶段中虽然并未对每个工程项目所需资金进行明确估算,但是设计阶段时的初步设计方案与后续确定的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在70%左右。
因此,加强对设计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造价的合理把控,可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设计过程应对各建设工程功能进行明确,根据预定功能对所需投资的金额进行预估,将预算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承包商应根据实际工程项目要求,在招标时就对建筑质量及相关的承包价进行计算,提前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使工程质量得到最大保障。
2.3加强对设计人员设计意识的转变
在EPC总承包项目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更需要加强对自身传统意识的调节,从而实现项目质量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技术安全性因素进行融合,这也是经济利益和施工维护等方面实现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过去设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很多单位因为设计规范步骤较多,并没有对运行规范进行关注,甚至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方便地开展工作,简化设计流程,最终造成施工维护难度增加等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工程风险。因此,在项目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沟通,保证做好前期设计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有效准备,此种方式对于设计计划实用性的提升也将起到更为显著的积极作用。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限额工作的推进,也就是保证工作人员充分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在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设计质量的提升,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4分散基础风险,强化采购成本控制
针对承包商风险过高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与分散措施,结合EPC工程项目本身的情况,避免风险过高引起的诸多问题。同时,还需要在材料设备的采购阶段采用成本控制措施,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后续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还应针对材料与设备进行市场调研,并利用筛选的方式选择可靠的提供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应用适当的机制进行管理,实现良好的造价管控目标。通过对商品进行深入检查,有利于保证商品的基础质量,避免其出现不良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强化对采购流程的管理。确定材料与供应商后,快速成立采购管理小组,并要求专业知识丰富的员工进行合同管理。在必要的情况下,针对物资成本进行预先估算,并准备一定的余量作为备用储备,降低后续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造价管理目标。
2.5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竣工阶段的工程结算极为重要,应以工程合同为依据,以施工期间所有资料为依据,做好进度款审查,全面真实地反映整个过程所用费用,有效落实工程造价管理。
结语
总之,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开始在各个施工企业运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该模式下,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影响工程顺利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工程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是否合理,而设计专业能力的高低则对整个项目设计的内容、质量以及工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设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结合项目现场的进度对设计、施工管理进一步加深了解,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一定要进行科学化管理,各方面相互协调,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平,裘红伟.工程总承包模式及应用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20(5):81-84.
[2]李有能.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20,37(7):46-49.
[3]吕彦朋.我国EPC工程总承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4]文孟胜.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现场施工管理难点分析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157-158.
[5]陆标.基于EPC承包模式市政道路项目管理实践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20(5):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