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庆丰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庆丰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农药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身份证号:13022519820118XXXX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农药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中,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不可缺的手段。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药监测;环保工程;水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开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1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
          环境生物技术又称环境生物工程。其主要是在保护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门新的技术和学科。随着细胞融合技术融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的发展,现在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四个方面。其中基因工程又是环境生物技术的核心。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生化环境的能力,是现代生物技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功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生产较为有用的物质的工程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证明了环境生物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以及独特性。环境生物技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目标,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低能耗的特点。因此,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2环境生物技术
          2.1生物过滤法
          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活性填料,废气经加压预湿后从底部进入生物滤池,气体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与填料上附着生成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触,被生物膜吸收,最终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其它成分,处理过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少、操作简单、不需外加营养物、投资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但反应条件较难控制、占地面积较大。
          2.2生物洗涤法
          生物洗涤法分为废气吸收和悬浮液再生两个阶段,通常由一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吸收设备)和一个装有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再生反应器)构成废气从吸收设备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与顶部喷淋向下的生物悬浮液在填料床中相互接触,经传质过程进入液相,再进入微生物细胞内或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分解,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设备顶部排出。吸收了废气的生物悬浮液从再生反应池的底部进入,通入空气充氧,废气被微生物氧化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悬浮液的再生过程,再生后的悬浮液再进入吸收设备进行顶部喷淋,吸收与再生两个过程反复进行。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易控制、压降低、填料不易堵塞,但设备较多,需外加营养,成本较高。
          3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将利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技术,称为自然生物处理法,该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手段,它不但融合了生物自身的特点,如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强等,而且符合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污染状况的加剧,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吸附-降解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生物处理技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技术、LINDE生物处理技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等都得到了充分开发。



          3.2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术法与传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技术优点,国内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废气净化处理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美国学者利用微生物代谢净化工业性恶臭气体效果显著,而且不产生二次异臭;德国研究者利用生物膜过滤处理含硫化氢的气体,硫化氢除去率达90%以上。魏在山等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对橡胶再生脱硫过程所产生的低浓度有機废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当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积、掩埋、焚烧,其缺点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在处理的过程中有同时对空气、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使其成为可用于农田的土壤改良肥料,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经过生物技术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部分资源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外采用机械快速堆肥工艺,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和粪便、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可以将城市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肥效高且无臭味的蚯蚓粪土而且还能获得大量蚯蚓作医药原料,加上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与鱼类相当,是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优良饲料,可以收到一举数得之效果。
          3.4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其原貌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并强化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使其得以修复。该法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它包含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
          生物修复技术是80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治埋环境污染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应用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对油轮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此后该技术被不断扩大应用于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国外对生物修复技术非常重视,研究证明采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的一种有价值的、可行的、有效的和优越的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近年来还研发了真菌修复、植物修复以及无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等技术。生物修复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可分为土壤生物修复、地下水生物修复、沉积物生物修复和海洋生物修复等。
          3.5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其最主要表现形式是土壤板结沙化、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无法利用,威胁农业生产。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等生物作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定,由于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发生了改变,其移动性也相应降低,通过有针对性的生物对其吸收、代谢,可以削减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达到净化土壤和降低毒性的目的。其中应用最广的属低温微生物修复技术,重金属的低温微生物修复是利用低温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重金属亲和吸附或转化为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4结语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项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生物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复技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保护和治理得以实现,固化微生物技术是水污染处理中先进的处理方法,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分别使用微生物、植物、动物进行修复水体的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重金属污染物,保护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碧霞.探究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163.
          [2]孙小飞,秦树林,钱建英.涂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6(4):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