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闵南潮
[导读] 文中概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闵南潮
        身份证号码:65230119760131****
        摘要:文中概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引言:装配式建筑兴于二战后,战争损坏了大量房屋,        在劳动力不足,缺少传统技工情况下,为快速解决房荒,发展装配式建筑变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1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展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全过程成本控制包括从投资估算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装配式建筑的估算指标、预算指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施工方案、质量和安全工期控制等,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修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指标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较好地解        决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对项目成本进行精确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1.2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完全竞争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相关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装配式建筑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重视装配式建筑项目,积累相关的建设经验,聚集相关的技术人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装配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出色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效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3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相对于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扬尘污染,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等优点,在政府层面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由于现阶段采用装配        式建筑存在诸多条件限制,如优秀构件供应商数量少,施工单位少,行业标准规范不完善,工法不成熟,专业设备少,导致实施难度大,成本上升,增加了额外投资,影响企业界的积极性。估算成本增长:假设建造100,000m2的住宅项目,现浇建筑的目标成本是4.1亿元,大约是4100元/m2。如果是装配式建筑,预制率为30%,成本将增加大约200/m2,投资将增加2000万,影响目标成本4.88%。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开展全过程工程成本研究,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让企业降本增效,促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装配式建筑,发挥市场的作用,才能有力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使产业形成规模,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2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2.1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缺乏科学性
目前一些省市出台的装配式建筑政策非常明确,比如《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0),每年都有对各类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明确要求。施工项目在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作投资估算时,应根据政策要求,考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影响因素,但实际做这些投资估算时,无法找到采用装配式的类似工程,也没有进行差异化调整,只能参考同类型的现浇式建筑的工程指标进行估算,导致整个施工项目决策阶段缺乏科学性。
2.2缺乏有效的流程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启动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比选过程中,主        要考虑规划设计条件、建筑使用功能、地形地貌、景观布局等,只有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才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因素,受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的限制,又为了达到政策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预制率等进行了规定,开展施工图设计时出现了“装配式”设计,导致成本失控。

在招标过程中,由于招标文件、合同、工程量清单、技术要求等对装配式建筑的描述不够全面,造成合同执行过程中变更、签证、索赔层出不穷,导致成本失控;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由于市场询价、调查不充分,价格偏差过大,投标单位仓促应标,中标价偏高,施工单位成本控制失灵;流标、中标弃标,也是施工单位成本控制失灵,导致成本上升。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期对成本的影响在35%~75%之间,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当地政策,确定合适的装配率、预制率。在不同建筑中,采用装配式构造的费用差别很大,如多层超高层普通住宅项目,标准层多,标准化构件多,多层可降低采购成本,采用铝模、爬架等周转次数多,措施费用摊销,可降低成本;而许多公用建筑项目,建筑独具特色,采用装配式构造设计困难,成本难以控制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平衡考虑,合理选择构件采用装配式结构,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测算和修改,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2在招标阶段加强管理
合同编制过程中,需要合理划分标段,优选招标方案,装配式建筑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优先采用?EPC模式、D-B模式、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等。充分调查投标人、零部件供应商等市场情况,完善招标文件、合同、工程量清单、技术要求等,充分进行市场询价,制定合理的招标控制价。根据装配式建筑市场的不成熟性,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可以采用合理低价中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可以采用评审分离方式,采用分阶段投票表决方        式,增加招标人选择优秀合作单位的自主权。招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技术标书中的?PC内容,如塔吊选型是否满足?PC预制构件的吊装要求,施工临时路面强度是否满足预制构件车辆的运输要求,施工进度计划是否与预制构件的加工生产相匹配,车库顶板上?PC运输道路是否已考虑了顶板加固措施等进行了合理化分析,针对上述技术标书内容,在商务标书中分析所产生的费用的合理性,对于报价错漏项严重,影响投标报价的可考虑废标处理。强化对招标阶段的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可以对采购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使后续成本控制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3施工阶段管理得到加强
组装式建筑推广前期,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不够完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较少,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高的骨干企业较少,相关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经验不足,熟练产业        工人较少等,许多因素制约着成本控制的精准化、精准化,使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安全风险大。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最关键的环节,要充分做好准备,加强过程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签证、期中付款等,施工方应及时进行核实和收集各种与成本有关的资料,以保证成本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施工过程管理的严格化,不仅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节省工期,而且还有利于实施成本控制计划,减少工程变更、签证、索赔等增加费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3.4加强竣工结算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确定的重要环节,装配式建筑        工程竣工结算与现浇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大致相同。一是收集成本资料,如建设工程合同、变更资料、签证资料、索赔报告、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竣工报告、中间验收记录、货物交接验收记录等;二是审查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确保项目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三是根据合同约定和过程恰商记录严格审核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合法、合理、合规,维护各方经济利益;审核员应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沟通与交流,确保应对措施有效,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4结语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它的推广如巨轮远航,势不可挡。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合理的运用工程造价管理,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我国的建筑行业体量相当庞大,及早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完善相关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造价管理工作,变得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席红.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218-219.
[2]颜明玉.探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J].居舍,2018(25):195.
[3]徐雯.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24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