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昊
博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降低建设工程造价,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 招投标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建筑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只有在招标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风险管理
1招投标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招投标工作的开展,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使企业之间能够合理、公平竞争,从而维护市场的平衡稳定。要想不断 优化市场,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展开合理、公平竞争,才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
1.2降低建设工程的风险
对于当前的招投标市场来说,仍存在一些违法行为,使得一些施工企业在没有真实获取竞标的前提下,仍然承接了建筑工程项目,这就会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甚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工程的建筑风险。为此,想要不断规范建 筑行业的招投标市场,就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创新招投标管理工作模式,促进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工程建设更加完善、公平、公正。
2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
2.1招投标流程风险分析
在招投标过程中有非常完整的流程,一般分为“招标、评标、中标”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并且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招标阶段,通过降低相应的标准将招标进行分解,招投标双方串通一气对招标进行串标,这些可能存在的不法现象,增加了招标工作的风险。在评标阶段,不法分子钻监察体系漏洞的空子,检查工作不到位、评价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因素都 会增加招投标风险。在中标阶段,会出现中标候选人的资质不符合标准、中标人将项目私自分包、转包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个招投标过程风险增加。
2.2招投标主体风险分析
招标方和投标方是招投标的主体,从招投标主体方面,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风险。在招标方,经常出现违规招标,招投标双方相互勾结造成招标过程不公开透明,对招投标过程中进行操控;同时,由于招标方的过失, 招标业务流程不够严谨,技术审核工作不严谨,对投标要求设计过高以及招投标时间设计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流标,这些不恰当的操作方式都会造成风险。在投标方面,投标方在商务条件、技术能力等方面相关资质缺失,通过隐瞒客观情况以及勾结招标方等方式进行中标,既破坏了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又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招投标主体双方不规范的操作加上客观条件的影响,是造成招投标风险的主要因素。
2.3招投标工作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部分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差。由于招投标操作人员道德素质不达标,廉政建设工作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各类的风险发生。建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主办方人员在标书制作、发放、资料归档等方面受到的监督力度小,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到空子,滋生腐败现象,出现串标等问题,破坏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②人员管理混乱。当前招投标主体双方参与人员相对比较混乱,很多企业通过代理公司参与招投标活动。但是很多招投标代理公司资质缺乏、信用等级差以及业务能力欠缺,很大程 度上提升了建筑招投标的风险。③技术不过关。
参与投标企业的技术储备不够,没有一个优秀的技术团队,在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不过关。由于设计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设计,在增加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同时产生质量隐患,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风险。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前要进行实地勘察调研,研究可行性,为招投标做好技术准备。④对风险预测能力不足。招投标人员需要有足够的风险预测能力,对招投标风险进行罗列,制作风险来源表。风险来源表要涵 盖风险发生的频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对风险来源、发生时间和次数进行统计,预测风险以及造成的后果,从而对风险进行更好的了解方便管控。但是由于招投标人员风险预估能力不足,造成风险来源表信息不够精确,对风险没有明确的归类,提升了建筑工程的风险,给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⑤信息不对称。建筑工程招标方和投标方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够精确,往往会提升招投标风险。尤其是很多国际项目受国情影响,审批程序和信息存在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拖延降低了招投标效率,增加了风险。⑥受政策的影响。对建筑企业在参加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时,经常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例如建筑企业在某地区参加招投标时,受到当 地区域保护政策的影响,在招投标过程中困难重重,很难发挥建筑企业的实力。
3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
3.1强化参与者法律意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招投标中招标方与投标方对于招投标相关法规的准确认识直接影响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招投标管理中,需要强化招投标双方参与者的法律意识,例如在招标方,需要加强内部人员管理,避免内部人员泄露相关信息,在投标方,需要加大对投标违法行为的普及,避免出现 违法的投标行为。通过法律宣传的方式,更好地营造良性招投标环境,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招投标管理中制度体系的建设,以相关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为基础,制定标准化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弥补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漏洞,更好的提高招投标管理质量。
3.2完善招投标管理合同体制、加强外部监管
招投标管理中,合同体制的完善具有必要性,能够规避招投标市场的乱像。在招投标管理合同中,需要对招投标流程进行全面管理,使得招投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管理中落实。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以内外部监管的同步进行,更好的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例如在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招投标合同的备案,从而避免招投标合同的单方修订,规避暗箱操作等违规情况。
3.3多措并举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针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中违法分包、转包、串标、陪标、轮流中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加以 遏制。例如,可借助电子评标系统,甄别恶意竞标行为;推广不见面开标,提高交易透明度;加强标后监管,督促中标人全面履约,对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及时通报至相关部门;增加招投标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等。
3.4提高风险预测、协调能力
在招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和风险协 调能力,通过一些策略和制定相关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企业通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的预测,考虑一些现实的客观存在的因素,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当风险出现时,通过协调处理和公关危机处理,恢复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保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招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标策略,在合理合法范围内提升企业的中标率。对招投标过程进行整体把控,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通过对分析建筑工程、加强管理获取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和施工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建设质量、承包商的经济利益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施工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建设监理制度,企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内部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准确性和加强可控风险管理。同时,企业也需要具备优秀的风险预测能力和风险发生时的协调能力,这样企业才能从容地面对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宏波.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7):131-132.
[2]何建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