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身份证号码:65230119811009****
摘要:随着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规模的增大,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下沉问题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 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最重要的基本工程之一。只有加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维修,才能够改善城市当中的交通运输情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好基础。但是,部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却存在着严重的路段沉降的问题。一旦出现路段沉降问题,不仅会对整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们的出行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必须要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路段沉降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 到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质量优化措施。
1市政道路沉降带来的影响
如今,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道路工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因此而不断扩大。因为道路建设速度过快,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而市政道路沉降便是出现次数较多的一种道路质量问题。市政道路沉降将会对道路工程的施工品质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出现道路沉降问 题之后,就有可能导致市政路面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对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留下安全隐患。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并没有及时规避道路沉降区域,就会发生车辆跳跃的情况,从而影响到行车期间的驾驶稳定性与舒适度,在冰雪路面下则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各类交通安全事故中,道路沉降导致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而且道路沉降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与质量,因为在沉降段行车时,过往车辆会出现跳车问题,此时道路就会因为车辆跳跃时产生的冲击力而提高 冲击负荷,长久以往便会导致市政道路在冲击力的影响下缩短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原因分析
2.1土层松散
桥台软基问题在桥梁建设中时常存在,由于土层松软使地基不断下降,在很多软基处理中,经常由于处理技术限制及施工人员影响,使得桥梁结构不断下沉,严重的还会对桥梁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威胁车辆行驶安全。另外,出现软基主要是由于公路下有河流出现,长期浸润 在河流中地下层自然会出现淤泥,最终导致软基出现。
2.2技术交底不到位
桥梁沉降的原因多是施工精度不够,主要是因为施工前难以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经常会松懈。若桥头搭板伸缩缝处理、地基处理钻孔等问题难以解决,势必会增加桥梁沉降隐患。
2.3材料质量不佳
选用台背材料时,很多施工单位多选用大颗粒透水材料 ,但因上述材料存在明显的空隙大问题,来往车辆碾压空隙较小,因此会导致路堤在某一范围内出现不均匀沉降。
2.4施工设计不合理
设计期间没有合理地设置地基施工钻孔,且钻孔深度不够,施工人员难以借助钻孔掌握地下情况,若软土层性质、位置、特性不确定,势必会对桥台软基处置产生影响。此外,很多设计人员不了解施工程序,没有合理开展模拟实验,因此使设计施工图纸经常出现问题,前期 工作就产生很多危险。还有因道路路基设计不合理,没能有效保证路基刚性。
2.5沉降结构不佳
施工期间,沉降段经常会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与粗料进行地基处理,这种方法只能提高桥头刚度,保证道路和桥头间平稳,减少跳车问题出现,但如果沉降问题出现,上述方法则难以解决沉降问题,所以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搭板施工若不合理处置伸缩缝,势必会使雨雪进入伸缩缝中,进而使得搭板松动,最终在车辆的碾压下破碎,从而引起地基沉降。
3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地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对地基施工技术有着较高要求并且具有较大难度,加上软土地基堆载时间短、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很多工程无法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软土路基沉降主要是受到路堤填充物负荷载性能威胁。为了避免后期运行中发生沉降造成的桥头跳车问题,应当重点落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换土法、震动碎石桩法、深层搅拌桩法都是常见软基处理技术。如果路堤修筑在厚度较大的软土层上可以选择基桩技术, 基桩能够深部加固地基,无论是经济性还是稳定性都比换填技术好。通过应用基桩可以避免桥台位移问题,通过利用支座、伸缩缝可以保证桥台、桥面整体性能,还能够将沉降差有效缩小,进而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如果是软基厚度较小的施工区域,可以采用换填法,用性能好的材料换填软土地质,达到基础稳定的效果。
3.2沉降段的搭板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路桥沉降段和路基路面的最顶端保持平行,在 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根据沉降段的搭板设计标准合理设计搭板位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和行车要求的关系,有效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道路桥梁的最底部与搭板的最顶面始终处于协调统一的情况。整个沉降段的搭板顶面平行于路基的最顶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与桥梁的搭板设计规范化。在后期施工阶段中,注重锚栓和拉杆水平方向的稳定,保持限制位移方向和水平拉杆方向一致。施工人员需要精准掌控距离,针对距离搭板较近位置时,需要选取橡胶材料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土木格栅技术以有效保障路基路面和土层的位移情况和移动 方向,进而保障路基路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路基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3.3压实施工技术
路面压实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需要对沉降路段进行压实以保证通车的顺畅和安全。进行压实施工作业时,必须控制好压实的填土含水量和干水量,综合其他参考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驼峰水实曲线,确保土壤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以保证最大的密实度。由于碾压程度 很容易受到气温、风速的影响出现各类问题,因此,要科学把控压实作业的数值,控制好碾压度,结合压实设备的性能、碾压程度和摊铺速度进行。
3.4防水施工技术
沉降段防水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流程开展。在施工中注意:第一,在浇筑完道路和桥梁沉降段混凝土后养护好混凝土结构,并且初凝后拉毛处理混凝土表面,将粗糙度增加,保证可以牢固地粘合沥青路面铺装层。 第二,混凝土路面要进行刻文处理,通常使用铣刨机,然后将混凝土路基路面浮浆清理干净,将路基路面强度提升。第三,对暴露在表面的路基路面混凝土进行处理,将其防水性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混凝土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裂缝可能通过表面蔓延到内部,后期可能发生渗漏水,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裂缝。在施工中可以通过打毛方式暴露出细小裂缝,通过合理处理提高防水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地下水渗透、边坡地带、结构沉降、搭板等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路段下沉问题。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完善沉降段的结构形式、规范沉降段的地基与路基,才能够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为我国各大城市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勇,马云龙.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索[J].四川水泥,2021(05):250-251.
[2]田元坤.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21(05):256-257.
[3]尹洪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5):291-292.
[4]寇帅帅.浅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与预算,2021(0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