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李萌
[导读] 道路桥梁施工是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萌
        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2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是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在道路桥梁施工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关键,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在当前研究中,优化混凝土技术可提升路桥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单位施工技术工艺,包括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技术、混凝土材料搅拌生产技术、混凝土搭设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等内容。通过混凝土各项控制技术应用,保证混凝土应用建设更高效,使混凝土控制应用更合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除了特殊的全钢结构施工,大部分工程均须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完成工程整体施工。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应根据桥梁施工工程需求及桥梁主体设计参数,合理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自身强度等级、混凝土抗渗性能、混凝土抗震性能等,保证混凝土施工有效性,提升混凝土技术应用的合理性。(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应用,应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根据混凝土材料主体设计,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且保证混凝土材料设计更优化。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采购和质量检测,包括对掺合料、外加剂、砂石、水泥等材料进行性能鉴定和检测,保证混凝土配比合理性,使混凝土材料达到施工标准。(3)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对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管控,包括混凝土施工机具准备工作控制、混凝土施工振捣工艺设计、混凝土施工浇筑工艺控制、养护工艺控制等多项内容,保证混凝土施工更合理。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加强施工准备工作
        (1)混凝土工程中施工混凝土材料准备工作较为关键,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后续的工程性能。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应合理采集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材料、砂石材料、外加剂材料等,保证混凝土材料采集的有效性,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2)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混凝土施工机械装备的准备工作,如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振捣工艺实施过程中均须应用合理的施工装备,如振捣棒、浇筑泵等装置设备。(3)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也较为重要。一方面,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准备,做好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防止施工人员技术误差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3.2混凝土模板安装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安装混凝土模板,在选择或者制作模板时,应保证模板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平整度,兼顾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的方便性。由于模板与混凝土集料直接接触,如果模板表面过于干燥,二者之间极易发生黏连作用,当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麻面或者缺棱断角现象,因此在支设模板前,需要在模板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并向模板表面进行洒水作业,以保证模板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模板安装顺序如下:基础放样弹线→基础模板支立→立柱→主梁模板与平板模板支立,如果桥梁的梁跨度超过4m,模板应起拱1‰~3‰。

在安装基础模板时,首先确定基底标高,施工人员根据基础纵横轴线弹出模板安装边线,然后按照边线安装模板,当基础模板固定后,利用楞木将相邻模板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架构。在安装柱模板时,柱箍应下密上疏,间距一般为50~80cm,如果混凝土压力过大,需要在模板中加设对拉螺栓,以起到紧固作用[1]。在安装梁模板时,如果梁跨度超过4m,梁底模应设置1‰~3‰的起拱高度。在安装梁侧模板时,侧模之间应利用撑木将其撑牢,如果梁高超过600cm,应在模板内部设置对拉螺栓。
        3.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坍落度是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根据该桥梁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cm以下,如果浇筑桥梁腹板,坍落度控制在16cm以下,而在浇筑桥梁顶板时,坍落度不得超过14cm。需要注意的是,浇筑时需采取连续浇筑方式,施工现场可以配置两台以上的汽车泵进行连续作业,并从桥梁底部逐层向桥梁顶部进行浇筑。
        3.4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分层振捣”的原则,停止振捣则以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气泡或者混凝土是否存在下沉现象作为衡量标准。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满足施工标准要求,振捣时,插入式振捣棒应始终处于上下抽动的状态,避免横向位移[2]。在选择振捣点位时,每一个点位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cm左右,振捣棒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始终在20cm以下。根据该桥梁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混凝土的每一个工作面分别设置四个振捣棒,并同步进行振捣作业。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振捣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振捣棒不得与模板、钢筋接触,同时,插点间布设距离应控制在振捣棒有效距离的1.5倍之内。
        3.5混凝土养护
        当振捣工序结束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洒水养护:①利用土工布、草帘等覆盖物对混凝土进行苫盖处理。②施工人员随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如果混凝土水分散失速度过快,应及时进行洒水作业。③由于该桥梁工程的混凝土选用的是硅酸盐水泥,因此,养护时间以7d为宜,如果混凝土中添加了外掺剂,养护时间应顺延7d左右。混凝土养护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小于等于5o时,严禁洒水养护[3]。②在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1.2MPa时,方可进行洒水养护。③在混凝土振捣工序结束后,养护的最佳时间应介于10~12h之间,但对于干性混凝土来说,养护最佳时间应控制在1~2h之间,如果超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蜂窝等质量缺陷。④如果外界温度过高或洒水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极易出现细小裂纹,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加盖覆盖物,并及时进行洒水作业,以改善和提高混凝土强度。
        3.6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桥梁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浇筑、振捣以及养护施工质量,在选择水泥以及混凝土拌和骨料时,严把材料质量关,对水泥、骨料、外掺剂用量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发现配合比与标准要求不符,需要及时调整材料用量[4]。在振捣施工时,每一层混凝土不宜过厚,在移动振捣棒时,移动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为振捣棒振幅半径的40~50cm为宜,同时,不得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现象,以确保混凝土强度值满足标准要求。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较为重要,关系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运用多种施工技术管控策略,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最终质量,提高桥梁等工程最终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欣欣,赵洁,关蕾.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散装水泥,2020(04):83-84+86.
[2]安西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0(03):97-99.
[3]贾国梁.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09.
[4]张彦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14):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