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郭辅城
[导读] 在隧道建设中,应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质量,并结合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质量管控措施,避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隧道运行的安全性能,而且还能延长隧道的使用时间。

        郭辅城
        中交一公局重庆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2160


        摘要:在隧道建设中,应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质量,并结合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质量管控措施,避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隧道运行的安全性能,而且还能延长隧道的使用时间。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由于隧道管理是复杂工作,所以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研究分析。在开展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工作,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进而更好控制隧道施工质量,也可以提升整体施工安全。
1隧道施工特点分析
        在实际的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所以,应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使一些隧道建设规模得以扩大,比如公路、铁路等。由于隧道工程的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其长度、断面是非常大的,所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确保隧道使用功能时,还应提升隧道运行安全。对于隧道施工的特点,要包含三点:①不可预见性。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各个施工流程都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施工人员未借助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就不能全面的掌握现场的地质条件。所以,就难以预见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围岩变化、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从而加大了隧道施工的难易程度。②时效性。由于隧道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状况多变,所以,在完成隧道施工之后,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提高隧道项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③复杂性。受技术限制,施工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地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塌方,就会对施工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并且隧道工程项目都是处于半封闭式状态,根本无法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大大提升环境复杂性。
2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2.1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洞口工程施工时,应提前确定坡与边坡之间的稳定性,清理悬石,将危险岩石全部清除。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监测工作,必要时给予合理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入口仰坡与边坡实施防护措施,提升洞口稳定性。对于护面,应利用喷锚的方法来绿化坡脚和坡顶,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地下水冲刷坡。在进入雨季前,就应修建仰坡与洞顶周围的排水系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隧道时,需要尽早进入洞口,以免因进洞时间过长而导致山体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洞口开挖过程中,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各方面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比如山体结构、环境因素及地质特征等等。在洞口开挖后,极易受到岩体歪理的影响而产生塌方事故。那么,为了能够避免和降低塌方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就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来保护岩体,以此提高岩体自身的稳定性。
        2.2洞门与明洞质量控制
        在明洞施工中,应根据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在以分层的方式对坡体进行保护。在隧道开挖时,必须要有固定的侧壁基础,确保掩埋程度都能达到设计标准,开挖环节完成后,就应在短时间内将隧道洞口端墙建设好。为了确保挡翼墙与端墙能够具有较强的基底承载能力,就应借助贯入试验、静荷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来检测其承载力满足要求。如果挡翼墙与端墙处于地基软硬不均或基础不平位置时,就应在两墙分界处增设沉降线,从而有效的控制洞门和明洞的质量。
        2.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作为隧道施工中重点内容,其施工质量决定着隧道质量。首先,应确保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在采购中,必须要注意材料质量,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以进入施工场地。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时,应严格参考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参数,确保机械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喷射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其次,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喷射混凝土。目前,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包括潮喷和湿喷两种。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具有良好的支护性和黏结性,就应选择湿喷方式。对于潮喷技术,它应用于要求较低的施工条件中。

那么,在具体的施工中,对喷射技术进行合理选择;最后,在进行混凝土喷射工作前,就应及时清理开挖断面,不仅可以确保喷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工作有很好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施工裂缝问题出现。此外,应对钢模板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平整度和质量都能符合要求,如果钢模板缺乏支撑能力,就会出现变形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用增加支撑丝杠的方法来增强支撑力,以此提升隧道质量。
        2.4隧道施工支护质量控制
        由于施工支护工作会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的安全性,所以,企业必须要控制好支护的质量,提升安全性。按照其作用和位置来划分,可将支护工作分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这三方面。对于超前支护,它主要是为了防止塌方事故,可以有效管理和支撑地质差的位置,通常运用于隧道成型中。对于初期支护,它可以提高大型断层带稳定性,其支护工具包含锚杆、工字钢价等等。对于二次支护,不仅可以增强整体的支护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有效预防渗漏问题。
3隧道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在交通建设中,隧道所占据的地位相当重要。由于隧道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做好全面监控和勘察工作,否则,根本不能准确的判断出隧道的具体情况。下面就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重视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等施工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3.1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为了使施工管理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就应加大超前地质预报环节的重视力度,提升围岩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为围岩类别判断提供准确依据。如果围岩的类别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对隧道支护方式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还应做好围岩支护工作,以此提升整体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加快进度。如果围岩出现沉降或变形的现象,应适当的预留开挖空间,减少支护厚度,确保隧道尺寸与实际相符合。此外,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工作可以更好的掌握隧道周边围岩地质的具体情况,有利于隧道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应制定合理技术管理制度,将该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以此提升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性。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掌握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加强重视施工现场的检查和巡视工作,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存在,就应及时修复。此外,还应做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满足隧道工程标准和要求。
        3.3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隧道施工需要,就应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施工企业有必要为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比如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及现场学习等等,并积极引入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施工队伍。除此之外,还需要施工人员树立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质量观念,进而为后续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3.4重视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
        当完成施工任务之后,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自检,然后在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那么,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和和验收环节中,应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评定隧道工程质量的状况,以此确保所获取数据指标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果该工程中存在缺陷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修复,从而使隧道工程的建设效果和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具体的施工时,需要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从而提升施工的安全性。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隧道施工技术管控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有效措施,进而提升了隧道运行安全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刘文学.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上),2020,18(7):248.
[2] 杨永波.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2302.
[3] 于洋. 铁路桥梁工程路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关键工序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