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江军燕
[导读] 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而且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江军燕
        浙江省金华恒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而且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使用频繁,从应用的效果来看,沥青路面经常发生塌方,这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所以,应重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实现建设高质量工程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1我国市政沥青路面的现状
        现阶段,中国大多数的市政沥青路面在建成投入应用的时候,都有相对好的运行状态,然而,也还是有非常多沥青路面在应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生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坑槽、裂缝、涌包、沉陷、松散、翻浆、开裂、剥落、泛油和车辙等等,然后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造成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常常是因为目前越来越多的重型、超重型车辆运行及温度和湿度等。更关键的是,因为中国在市政沥青道路建设方面比较晚起步,对于部分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而言,是相对少的,特别是对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各单位缺少合理的施工控制水平和控制力度,然后就造成沥青路面发生了较多的质量问题。所以,在了解到施工力度的控制对沥青路面建设的重要性以后,必须要增强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唯有如此,才有利于统一沥青路面建设的社会效益、项目效益和经济效益。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问题
        2.1路面车辙印、裂缝现象是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沥青路面长期使用后,交通荷载、沥青路面施工材料性能、温度、雨水等情况,给沥青路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伤害,如车辙印留下后,没有及时维护,会进一步造成沥青路面的印迹问题;路面材料受到雨水、外部温度的影响后,出现弹性的变化,经过高负荷的交通荷载后,出现裂缝的概率较高。
        2.2沥青路面摩擦力降低的问题,是常见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现象之一。具体来讲,沥青路面材料配比不合理,导致沥青路面质量不达标;长期使用后,路面与汽车轮胎的摩擦,致使路面表面具有摩擦力的“凹凸”物体被磨平;沥青路面缺乏定期的维修工作;以上几点是导致沥青路面摩擦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2.3剥落也是沥青路面常见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路面材料配比中,油石配比要明显低于其他混合物,导致沥青路面成型后粘性不足;沥青路面的主材料在经过热处理流程后,投入到施工中,所完成的沥青路面剥落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提升了。除此之外,沥青路面的稳定性不足,也是常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多在于沥青路面穩定性不足区域地基不稳、土壤松软、土壤含水率高的情况,导致地基不平,从而影响了路面稳定性。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3.1保证沥青混合的均匀度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展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应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切实保证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从而优化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这也是沥青路面后续施工的坚实基础。充分利用混合材料技术管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对于原料配比的分析研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确定具体材料的理想配比,从而充分体现混合料的应用价值。实际拌和中应重视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影响拌和物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温度应尽可能保持为不低于200摄氏度,这样才能防止材料的性能和粘度受到不利影响。在实际的沥青混合料拌和中,应注重其均匀度,使沥青材料与矿物材料能很好地配合,优化道路整体建设效果,避免离析。

当使用LB2000间歇式搅拌机时,应监测每个罐中的混合料量,通常应控制为小于1600kg,在拌和的过程中,还应确定好沥青混合料的干混时间和湿混时间。通常情况下,前者的时间应为5s,后者的时间应为40s。在混合过程中,应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包括集料温度、改性沥青温度和卸载温度,确保每一个过程的温度控制都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每辆车出厂前,都应检查混合料的温度,符合要求才能运至施工现场。对于混合料,不仅要控制好温度,还要控制骨料的含水量。在含水量太大的情况下,混合料的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需控制好油石比和矿物级配,防止沥青混合料松散或者是滑移溢出。在施工中应尽量使用已经进场的沥青混合料,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合料质量下降。
        3.2摊铺和碾压
        3.2.1摊铺应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应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效果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铺面层采用平衡梁接触自动找平的办法,之后需要利用摊铺机进行科学摊铺,对摊铺过程中松铺的厚度进行科学的控制,将松铺厚度的偏差控制在3mm范围内,应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摊铺,以避免摊铺机停机等待材料。在完成摊铺以后,需全面彻底检查摊铺效果,测量出标高和横坡的坡度,同时检查摊铺是否到位,如有缺陷,可人工修补,如缺陷太严重,则需要返工重铺。
        3.2.2控制好碾压机的速度
        在摊铺完沥青混合料以后,应加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碾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二次压和终压,一般遵循“紧随跟压、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第一次碾压时,应采用钢轮式的压路机,第二次碾压时,则需要使用轮胎压路机。最后一次碾压时,需采用振动压路机。在碾压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碾压的速度,应根据不同的压路机选择合适的碾压速度,碾压速度应尽可能保持均匀。同时,并列碾压应采用同类型、同型号的两个压路机,并注意有效控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一般来说,滚动轨道的重叠宽度不得超过20厘米。另外,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应当由专人负责,各压路机由专人负责协调。压实完成后,对压实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压实度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3.3对路面接缝的处理
        接缝处理是沥青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接缝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效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缝主要为纵向和横向这两种形式。就纵向施工缝而言,如果是使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则需要预留10-20cm不进行碾压,将这一部分作为后面施工的标高基准。此时,还会出现一层重叠的路面,在处理时可以采取热接缝的形式,此时的施工为跨接缝。横向接缝工程为平接缝施工,应实现对错缝距离的良好控制,距离应控制为1米范围内。在接缝还没有完全冷却时,清洁底部,主要是底部不够厚的部分,从而形成工作缝的直角连接形式。对于沥青路面,由于摊铺机的操作和性能问题,会产生纵向接缝空间。此时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热接缝法处理接缝,在路面铺筑接近尾声时,施工人员应进行切割,以保证路面平整,清除后的废料应及时清理干净,然后涂上一层油,铺好以确保均匀平整度,以横向压实收尾。
        结束语: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建设一直都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基础工程建设,市政道路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质量,施工单位应该确保施工工作的深入性和专业性,加强自我管理,积极主动的展开监管工作,推进多方协调,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辉龙.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22).
        [2]魏振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J].民营科技,2016(12).
        [3]段春国,赵家彪.论述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田[J].经营管理者,20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