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的集约式人性化空间设计探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 王亚洲
[导读] 校园环境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用人性化理念开展建筑空间设计工作,要对使用人员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各项要求。
        王亚洲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校园环境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用人性化理念开展建筑空间设计工作,要对使用人员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各项要求。在进行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还要营造一种更加舒适、亲切宜人的环境,确保使用人员在这个空间中能够身心放松,而且空间的功能设计更加齐全,尽可能保证使用者对空间多样性的需求。在对空间的物理环境和景观环境以及心理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有采用人性化的理念进行环境的建设,才能建造更符合使用人员需求的建筑空间环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集约式人性化;空间设计
        引言
        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相关部门普遍重视课程建设是学校建筑的设计重点,加之教育经费的紧张和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学校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统一标准,因此,学校建筑外形大同小异,功能普遍雷同,难以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特点。随着文化教育方针的深入推进,对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个性化与人文性设计更加重视。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要求校园环境有承载陶冶学生心灵与促进学生学习文化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舒适感与安全感,并在感官诉求中体现出美感,加强校园建筑设计向美学等学科领域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1集约式人性化的含义
        集约式一词本来是经济学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在建筑领域中,集约式则引申成高效地利用建筑设计空间,在充分利用所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科学技术.装饰材料对空间进行高效利用,为人类活动提供更多功能性的场所。它不仅是让空间变得更加合理,而且反映出人们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它能够在有限的室内空间及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充分发挥实用性与经济性,并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理的需求。集约式空间设计以空间为主体,优化整合内部空间,综合考虑空间的平面、立面、可变家具和不同时间段的功能差异,注重多元化和人性化。人类是创造建筑环境的主体,更是改造使用环境的动力。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核心和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人性化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特点对建筑进行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人的因素,满足他们的生活功能需求。
        2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设计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中小学的建筑设计应该以学生学习生活需求为本,并对各种需求进行分析,以合适的设计举措应对复杂的功能需求问题,以充分的控制措施把握设计原则。设计应当确保建筑空间科学性基础之上,实施合理周密的规划,遵守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准则,使其与中小学校园建筑空间规范需要相符合,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中小学建筑空间具有舒适性与合理性。
        2.2整合性原则
        校园不是单一个体建筑物。设计师在校园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把周围环境等要素纳入相应设计范畴内,保证校园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周围环境是能够匹配的,进而实现统一和谐的成效。同时,设计师需全局整合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抓住突出要素,充分表现建筑空间的个性。
        2.3安全性原则
        中小学校园建筑为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场所,校园空间成为学生除了家之外,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然而学生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其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假如建筑空间设计当中的某个环节存在疏忽,出现安全隐患,非常容易导致安全问题产生,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影响。所以,中小学校园建筑空间设计方应当秉持着环保安全准则,重视安全的建筑规划设计,运用规范化建筑空间设计手段,创造出安全适用的校园建筑空间,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3人性化校园规划布局与教学空间在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概述
        以金昌市第九小学建设项目为例。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金昌市龙首新区重庆路以南,纵八路以东。用地呈矩形,南北长185米,东西长191米,用地面积34937.052平方米(约52.40亩)。项目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建设条件畅通,生态环境良好,适用于教育教学各项建设项目的落实和开展。
        项目设计主要满足36个教学班,1620名左右儿童小学义务教育需要。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7001.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838.0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163.31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三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含地下车库)、一栋风雨操场、主入口大门值班室,运动场主席台等。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校门、围墙、非机动车停车棚、绿化、室外活动场地以及室外亮化、给排水管网、道路及场地硬化、广场铺装硬化等室外配套设施。
        3.1功能分区
        本项目建筑包括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等,整体布局分为两个区域,教学楼与综合楼组成的教学办公去,风雨操场与室外运动场形成的体育运动区。动静分区,这种布局使得校园的结构脉络清晰明了,各功能形成稳定的组合关系,既能独立使用,又联系方便。
        3.2规划特色
        本次规划的特色是绿色生态校园。庭院式布局的两个内庭,为教学楼及连廊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焦点,对调节冬夏气候亦大有裨益。对外,反映学校的校园景观风貌,展现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对内,则是学生们休憩、游戏的一个大平台,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完美花园。建筑物周围适当栽种常绿灌木和种植花圃、草坪,道路两旁安排路灯、座椅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集约化布置教学与办公空间,在保证功能多样性的及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整合空间,节省投资。
        3.3集约式设计
        本项目在为学生提供良好舒适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建筑平面功能尽量布局紧凑,某些功能合用同一空间,例如美术教室与书法教室兼用,节省空间。因舞蹈教室与其他教学用房相比,净高要求较大,所以舞蹈教室与风雨操场合并设计。因项目限高,综合楼根据内部不同的功能,合理设置不同的层高,尽可能的布置多样性功能房间,为校园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空间,综合楼布置有合班教室,音乐教室,科学教室,美术兼书法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等。
        3.4人性化设计
        本项目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建筑上设置多个出入口,在满足疏散的情况下,使得学生休闲时间穿行于室内外空间时,能够更加便捷,体验更舒适;设计南北向浅进深的外廊教室,保证自然通风,并在太阳可直晒面上设置遮阳百叶,防止太阳直射;学生在休息时间,喜欢在走廊等教室以外空间嬉闹放松,所以教学楼设计外廊,也使得学生在整个走廊里能直接对外看到室外环境,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因走廊宽度有限,为了学生课间活动有更宽松的空间,教学楼每层设计有学生活动角,与走廊连通,为学生提供更舒心的交流环境。学生活动角也与教研室保持距离,使得学生心理更加放松。
        结语
        总之,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承担着人文教育与教育兴国等战略重担,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安全与功能及形象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与年龄及行为等特征,设计出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空间环境。学校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物有所不同,在设计特点上主要体现出了教育功能,也体现出了丰厚的人文气息,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使学校建筑为学生提供便利而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个性化、协同化发展的人性化学校建筑将成为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世炜,苗梁奇.中小学学校建筑布置设计[P].住宅与房地产,2019(8):92.
        [2]何梦婷.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性化的融合[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67.
        [3]邵兴江.学校建筑设计的新走向[J].人民教育,2016(10):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