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有效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李敏
[导读] 地理是一门表达形式特殊的学科,除了通过文字表达地理信息,地图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表达形式,通过地图可以清晰的传递出不同内容的地理信息,方便人们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
        李敏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地理是一门表达形式特殊的学科,除了通过文字表达地理信息,地图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表达形式,通过地图可以清晰的传递出不同内容的地理信息,方便人们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地图为授课课件及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基础,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的同时,能够为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加强教学基础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力度,以实现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下,促进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识别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以及学生在地理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际教学中教学效率通常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绝大多数学生都只是死记硬背的完成学习任务,以应对考试需求,这也导致在历年考试中出现变形的图像题得分率普遍不高。为更有效的改变当前的发展现状,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科学灵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培养,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加强地图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将地图作为科学的教学工具,让学生能够从地理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并确保能够在逐步提升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下,更有效的实现对实际问题的灵活应对。
一、思维能力提升
在初中生的地图识别能力掌握中,思维能力通常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思维能力是在遇到问题时产生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具化等不同思维过程,并在量化的思路形成下,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认识到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性[1]。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练习题目的科学设计和引导式的识图教学,让学生掌握识图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并能够自主的从中判断所给的信息是否全面,在深入理解下找到图像知识学习或相关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同时,因为地理图像的识别与空间几何方面具有很大的联系性,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在思维能力的掌握方面通常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除了进行基本的教学外,还应对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训练和学习探索,特别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应鼓励其课后练习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识图题。
二、析图技巧培养
地理学科虽然属于文科,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却具非常多理科学习的特征,在知识点与技巧的理解、记忆与掌握过程中,必须具备比较强的分析能力,练习过程中要多对生活化的知识进行主动积累,以更有效的提升理解能力,要避免让学生依赖于对教材中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应在多方面考虑下,循序渐进的进行理解记忆,最好是让学生能够将图像与文字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结合,并能够从中进行深入思考。

在初中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多加强识图技巧方面的总结练习,以引导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科学理解,并确保能够运用识图技巧灵活的进行解题[2]。例如,在地势图的识别过程中,为更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正确判断出地势的高低,可通过让学生掌握河流走势是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规律,根据图中的河流进行地势确定;还要让学生掌握地图中颜色越深地势越高的规律,以实现对地图中不同区域的地势进行迅速判断。
三、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或者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反映很难提起地理学习兴趣或进行兴趣的长久维持,认为地理知识和图像枯燥难懂,甚至开始逐渐畏惧地理图像识别题目的解答和练习,同时,也难以将地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3]。因此,在教学改进优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在教学设计中添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并对练习题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在难度有效控制和逐渐升级下,让学生获得继续探索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在举例教学或活动安排上插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化内容,并确保讲述过程和活动设计的生动性,以提升学生对图像本身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三级阶梯地势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原有分布示意图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技巧,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并通过顺口溜的编制,让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奖励,确保学生能够在成就感获得下,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与生活实践和社会热点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进行理解掌握。
四、教学形式的优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于教材或课件,还应在课堂活动和练习题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以实现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机会下,让学生能够进行动手操作和思考,对于课件的设计和教学开展形式方面,要加强关注度,在认真研究下,不断进行创新改进,应避免教学准备和实践教学过程的盲从,最好在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下,保障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例如,在连续性问题的引导教学中,可通过PPT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并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行思路的有效整理,以实现知识的清晰理解;还可通过对图文引导教学内容和自主练习内容的科学设计,让学生能够获得识图技能方面更多的课堂实践训练机会,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灵活的进行图文转换和图图转换,以更全面的对地理事物进行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上的不断进步,对人才培养方面要求也逐渐增加,相应的为各学科的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能够满足对学生教育培养上的各方面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方面,应重点提高地理图像识别方面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从几方面遇到的教学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简要概述,以期能为实践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日后还应紧跟时代发展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优化。
参考文献
[1]李青松.初中生识别地理地图的教育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教研版),2014,(10):103-103.
[2]李正平.从地理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初中人教版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5.
[3]谢飞.浅谈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J].读与写,2020,17(33):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