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明
江西省黎川县第一中学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其具有强烈的生活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将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形成直接影响,致使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来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际运用性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育阶段,普遍的教师都是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开展,学生吸收的数学知识也是建立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致使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只是一味的以提高学生分数成绩以及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这样的教学背景,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1.2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要求教师要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数学教学的开展一切以提高学生分数成绩为主,将一些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的数学知识进行单一的灌输式讲解,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学习与记忆,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造成了阻碍。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显然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形成以及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1.3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传统教学模式所滞留下的弊端可谓是有目共睹的。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校内培育出的人才往往都缺乏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致使对我国当前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的教师还是没有充分重视到,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致使一味的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没有给予学生一个发挥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的教学形式,只是产生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严重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素质的提升需求。
2高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2.1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研究数学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探索最佳学习方法
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其更加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学生明确的认知到,学习是需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将其完成的终身项目时,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一同进行数学学科特点的同步研究,指引学生去发现、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探究能力,并以此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2.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样如果学生能够充满兴趣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那学习效果必将是事半功倍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升学压力以及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细心观察各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建立起明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2.3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思维层次
数学思想可以说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其也是学生最应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其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精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将数学思想有效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去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这种数学技能,并运用数学思想来不断锻炼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式数学学习,还能显著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意识到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以及创新自身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前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来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自身课堂教学方式,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学生寻找到最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滞留下的弊端,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可柏.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54-54.
[2]傅焕霞,张鑫.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