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艳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备课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对备课产生高度的重视,并且能够始终将备课的重要性紧紧铭记在心。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集体备课,也需要二次备课。只有进行两次备课,才能更好的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本文就主要对备课进行一个简要的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备课;集体备课
一、引言
集体备课的意义是所有教师使用一个教材,教师们共同备课,吸取每一名教师的闪光点。教师在合作中将会不断的探讨和分析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为开展课堂提出更好的教学办法。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是对教材的一种深度理解,其目标是通过所以教师的努力下,可以形成最佳的教学方案,所以这也就需要每一名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在集体备课中能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中的一个深化过程,需要教师能够结合自己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一种备课方式,也是集体备课和具体实施教学的一种结合。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需要对集体教案进行二次分析、二次总结,所以二次备课的过程是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二、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所以,教师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能将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课后作业三者放到一起统一的进行;其次,教师的备课必须要提前进行,不仅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教学效果,而且也能更好的将课中会提出的问题在课前消灭,并且教师提前备课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自己所要讲述的内容;第三,在教师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具有反思精神,备课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对自己的反思,才能更好的总结出更优秀的经验。[1]
(二)集体备课的应用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数学年级组长应该能将数学教研组分成几个备课组,由各个小组的组长组织负责本小组的工作。例如:教师在进行《等腰三角形》一节课时,首先教师需要采取说课的形式,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分析最终所呈现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节课中,小组的组长应该先进行《等腰三角形》这节课的教案,可以使用教学的辅助书和多媒体资源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对等腰三角形的特点、特征能够熟悉,并找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然后设计出初版本的教学方案,其次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能够在书上进行圈写,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其他教师轮流补充的时候,能够进一步的研究修改。
(三)集体备课中的两个关系
在集体备课中首先需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教师们需要明白集体备课的重点在于集体的作用,但是集体的合作是离不开每一个教师个人的作用。
所以如果仅仅是依靠组长的发言,集体备课就缺失了其意义。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能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组长的引导下,调动起每一名教师的积极性,组长也需要总结每一名教师的长处,整理好备课提纲;其次,教师要明确备课和试讲之间的关系。备课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而授课是要能够以备课的指导开展的。[2]所以,在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之后要能够让每一名教师试讲,试讲后需要其他教师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吸取好的教学经验。
三、二次备课
(一)依据学生情况完成二次备课
在教师进行完整体备课之后,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班里的学生进行二次备课。在新课改的不断调整下,教学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教师,而转变成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够进行二次备课,那么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二次备课要能够结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教师们进行完《等腰三角形》的集体备课后,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首先要考虑本班学生在掌握《三角形》这一节课时的情况,如果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教师应该重新调整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太理想,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直接的、更具象的明白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不断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以便教师在进行未来课程的二次备课。
(二)依据可能的“生成”进行预设,完成二次备课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和教师所预定的课堂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其主要现象是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理解有所偏差,于是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而教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提前预想这些问题的话,就会很难在课堂中正确处理。也会影响整节数学课的开展。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的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一节课时,关于轴对称的知识学生会提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如果以宽边进行裁剪,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也能出现等腰三角形?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做出对策,以防学生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后,一时之间无法进行回答。
(三)依据“教情”,完成二次备课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下,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所以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在教师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首先不能束缚和压抑教师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思维能够多样化才能够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去写出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可以在设计课堂中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到有兴趣。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合作探究的进行学习,于是教师在二次备课的过程中,也要设计出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样做也能够让整节数学课的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处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
结语:本文主要探讨了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先进行集体备课,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二次精修。好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只有教师在备课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更好的让数学课堂的效率得以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学习数学。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二次备课都需要教师在开展时能够认真对待,能够格外重视。我相信,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备课的效率也会有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侯立伟."中学数学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祖国:建设版.(2014):331.
[2]吴方政,罗辉."初级中学如何开展数学集体备课."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