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应用 王靓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王靓
[导读] 摘要: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能够将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提前预测出来,能够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身份证号:65400119861102XXXX
        摘要: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能够将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提前预测出来,能够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能够及时发布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重点工程以及重要环节中的重要变更,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处理,进而实现超前预控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预警管理;应用
        1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只要出现事故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要从根源解决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安全预警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节介绍了安全预警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下为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预警管理的具体作用。
        1.1及时准确的监测环境变化
        安全预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并给予评价,分析得出哪些施工设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施工现场出现的自然灾害状况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领导;其二,预警系统的基准值根据自然灾害状况进行设置,当超出预警值时自动报警;其三,显示当地降水、水位的变化,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气象信息。
        1.2检测、评价施工机械、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状况
        安全预警管理能够及时检测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的运行状况,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同时对工作人员的作业状况能够及时的掌握,实时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而保证施工的规范性,降低违规施工的概率。
        1.3检测评价管理工作
        安全预警管理工作能够对各个部门的状态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进而对部门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对安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进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2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在构建安全事故预警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也就是说预警管理机制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施工场地中的安全情况非常全面且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系统性原则
        施工企业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预警机制的建设工作,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站在施工工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通过身份代换的方式来建立对应的施工管理体系,同时保证整个体系内容具有一定的标准和系统性。也就是说,整个施工管理体系必须要将施工单位中的所有情况都很好地进行规划和安排,将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3可行性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按照可行性的原则来建立预警机制,以此来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可行性原则主要指的就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理论的方式来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培养,保证安全知识可以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效率,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应用
        3.1创建科学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在建筑工作中,安全事故的产生,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工程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预警机制,针对预警机制展开有效研究。综合考虑,在安全预警机制的应用原理中,可建立有关的信息模型收集全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动态控制和有效管理。

从建筑工程的初始阶段,开始进行有效监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预测。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危险苗头,合理规避危险事故,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3.2采用有效的安全监管系统
        建筑工程中许多安全事故是突发事故,难以有效预测,在进行安全预警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采用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利用安全监控平台,将施工过程进行有效记录,这样在后续的预警分析工作中可以提供有效数据。在监管平台中还要进行工程施工情况的有效分析,利用监控平台,对工人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人的技术操作正确,提升技术应用效率,也提升预警系统的应用能力。
        3.3建设合理的信息监控平台
        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在先进科技的有效应用下,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监控,整理分析安全监控系统搜集到的信息数据,得出有效的结论报告。利用信息监控平台实现科学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可靠信息,也为工程决策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可以说,利用信息监控平台,可以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也是未来阶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展现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
        3.4建立应急控制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没有征兆的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事故,在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应急系统的应用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是事故产生之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全面排查,规避技术隐患;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控制系统,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习。帮助员工培养良好心态,在事故来临时,可以镇定自若地解决问题。
        3.5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
        从建设工程的角度来说,工作种类较多,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包括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和工程监理等。从普通员工的角度来说,其文化素质不高,对先进施工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注重安全学习,为了提升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要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建筑安全施工对施工管理有重要影响,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管理人员要针对潜在的危险隐患进行反复说明,帮助施工人员提升风险意识。在开始实际施工之前,帮助施工人员认识到施工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实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安全防护方面的问题,规避不合理操作,避免因为技术操作带来安全隐患。帮助施工人员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提升自我安全意识,构建合理的安全培训体系。
        3.6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施工工作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可采取以下几种管理措施。其一要求建筑管理部门加强安全防护,在危险多发区域设置安全标记,提升人们的安全管理意识。其二,定期开展施工设备的检修工作,做好施工设备的科学管理,避免因为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比如定期进行施工设备的用电管理,杜绝裸露电线,减少触电事故。做好现场变压器的防雨处理和防雷处理,提升建筑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其三,实现科学可靠的安全监管,结合监管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采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监管单位,通过进行监管单位的多方面考核安排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除此之外,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定期进行现场排查,采用严格的监督体系,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立即整改,为建筑工人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可靠的规范管理。
        4结语
        我国一直以来贯彻的工作方针都是以人为本,建筑工程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地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展,对于受害人的家庭而言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同时改善施工制度,从多个方面来为工人考虑,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从而促进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姜兴蕊.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75-76.
        [2]贾秉权.关于建筑施工中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应用的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1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