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应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也开始增多。这种模式能够在传统的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设计与施工的应用策略,使其能够有效融合,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提升
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石化行业不断改革和创新,而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在石化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EPC管理承包属于一种新型承包模式,内容涵括了工程项目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主体的建设。EPC总承包涉及很多领域,并贯穿工程策划、工程设计、材料及设备采购、施工建设及试运行全过程。当今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现代建筑质量的要求,工程总承包企业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满足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进而获得更多工程项目承包资格。
1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特点
对项目全方位管理。现代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全面的管理特点,需要对石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部门都实施全方面严格管理,例如在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对应的维护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责任落实和监督管理。深入明确现代市场发展。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具有深入了解市场动态的实际特征,在项目管理设计前期对应的设计人员必须要针对实际发展特点来设计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那么就需要对当地的市场动态以及对应的发展建设行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市场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利益综合体的设计融合方案,从而进一步设计出符合工程以及时代发展特点的,能够节约成本,并且增加企业经济综合效益的建设设计方案。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在现代发展情况中可以看出,EPC总承包项目的建设发展模式是非常庞大的,并且承担着非常严峻的风险。因为建设项目的十分繁杂以及步骤的繁琐性,远远超出了普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模式,所以现代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存在着非常大的管控风险,再加上需要对日常设计以及采购或施工等等各个环节进行把控的需要,就使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产生非常困难的运行状态。
2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2.1强化组织结构
EPC承包方属于另一种形式的“业主”,能够深度参与项目流程,并进行复杂化管理。因此,相关团队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特征,采用多样化的组织管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基础管控体系。例如,应用矩阵式结构进行管控,将项目经理作为首要责任人,下部设置为设计、施工、采购相关部门,以安全质量管控为核心,提高领导效果,达到良好的项目建设分析目标。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显著强化工程中的控制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有效推进项目进度,实现良好的安全协调目标。
2.2加强设计管理进度控制
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需要结合设计管理的进度进行深入控制。设计师应当对整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基础管控体系,使图纸与相关文件可以成为建设施工主要依据。通过加强团队专业合作,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使工作流程能够按照对应的项目进度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偏差现象。同时,管理团队需要将编制结束的设计内容进行二次把控,使其可以有效贴合施工建设进度,提高应用质量,满足项目工程的实际需求。
通过完善设计管理体系,有利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落实,有效强化基础经济效益,降低所需的工期,提高建设速度。
2.3完善采购管理流程
首先是成本控制。本项目在采购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编制采购计划,进而根据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案。实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采购部分的造价按照采购计划,以及预算金额和图纸等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对其中的采购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划分,也必须明确业主和EPC方各自的采购范围。采购负责人需要按照采购预算情况来编制采购资金使用计划表,根据采购的时间、采购的内容结合资金计严控采购成本。其次是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的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把关和控制。EPC项目质量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设备的验收制度,对所有图纸和设计文件中采用到的进场设备及材料进行抽查和检验,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退场或者不予采用,同时将检验过程以及检验结果详细的记录在案备查。也需要对设备的调试情况以及产品的合格证明,安全检验证书等各方面技术检测资料,归档备案。保证所有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质量,能够满足施工以及设计的规范和要求,进而才能为保证工程实体的合格打下基础。最后就是对材料采购整体进行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主要根据材料需用计划,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方式,同时与供应商的合同中对材料的进场时间要有一定的要求,防止因为材料或者设备因为运输时间无法符合规定,而导致整个施工的计划受到影响。
2.4施工管理
作为项目管控的重点环节,通过对施工内容进行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管理,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之下,工程的管理团队对各施工生产周期内的分包商施工作业、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了全面的管理,通过对各方资源进行组织协调,解决其中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问题,最终达到施工管理的目标要求。通过该管理办法的推广应用,有效的提高分包商的施工水平。此外,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建立了费用/进度控制基准曲线图,利用赢得值法对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管理控制,避免施工成本超过预算指标;其次,加强了因为施工变更所导致的成本增加的管理,对于业主方要求的变更,由设计负责人对变更要求进行评估,并组织相关专业设计人员以及费控人员对变更进行费用估算,并由业主进行确认签字。对于因为自身原因或者分包单位导致的设计变更,则由相关变更负责人进行《项目变更费用估算表》的填制,经设计、监理以及业主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变更。
结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措施,为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整体协调优势的空间。总承包商在这一模式下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虽然目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的今天,工程承包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总承包单位只有立足自身发展与行业要求,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实力,才能在工程承包领域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云.冶金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价值链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1):282,288.
[2]朱亿博.分析设计企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20,9(19):49.
[3]刘勤凡,王艳丽.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20(5):42.
[4]李爽.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北方交通,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