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 谢彬彬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谢彬彬
[导读] 摘要:目前剪力墙结构已经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该结构刚度性能与侧翼性能较好,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满足建筑对刚度、侧移水平及稳定性的要求。
        身份证号:15222419821117XXXX  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目前剪力墙结构已经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该结构刚度性能与侧翼性能较好,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满足建筑对刚度、侧移水平及稳定性的要求。但是在剪力墙结构设计方面,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设计仍不完善,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剪力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
        引言
        剪力墙结构作为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较常使用的形式,具有抗侧刚度大、抗震性好等特征,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建筑来说,剪力墙结构的运用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的实用价值。本文就重点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加以说明,希望可改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丰富建筑实用性能。
        1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特点
        为克服土地资源限制,建筑工程呈现出化趋势,项目数量有所增多、规模日渐扩大。但因为建筑的层数多、高度大,整个结构受到的作用力繁多且复杂,轴线并行、侧向移动等均是结构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方面。由于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建筑项目实施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这一结构体系的构建,但在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时,应使得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较小的侧移、良好的吸收性能,只有这样,方可使得剪力墙结构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够应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结构冲击。对于民用建筑而言,为达到总体结构标准,剪力墙结构的高度和厚度都相对偏大,这一结构设计要求使得该结构体系即使处于荷载作用下,也可以发挥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势,发挥其抗剪切力机械强度能量小的特征。一旦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对象是超出20层的建筑,为保障截面弯矩最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要以全截面抗弯作为计算基础,根据相应的计算经验,在洞口越小的条件下,剪力墙结构的性能越理想,越可以发挥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优势。此外,民用建筑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通过科学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对建筑空间加以科学划分,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提升了室内框架结构的简洁性和美观性。因为剪力墙结构中各个构件都为混凝土材料制成,使得剪力墙结构的重量大,地震灾害出现时该剪力墙结构也势必由于以自重出现明显的地震反应,再加上抗侧刚度的存在使得地震时的地震反应力加大,因此,为使得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得以增强,应从其结构特点出发进行适当的优化。
        2剪力墙分类
        (1)实体墙。实体墙的承受载荷性能较好,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弯性能,通常情况下墙体不开洞或者存在少量小尺寸洞口。(2)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多数情况下,如果墙上开口面积大于全部剪力墙15%,通过受力分析能够发现,本来在洞口为直线分布的正应力移动到洞口两侧,虽然不会引发异常问题,但是可能因为外力因素导致反向弯曲情况。(3)壁式框架。洞口尺寸较大,连梁线刚度同墙肢线刚度较为贴近的墙体便是壁式框架。
        3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
        3.1剪力墙的规划布置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建筑,会采用双向剪力墙结构,确保两侧剪力墙刚度的均衡性,减少水平位移的产生,避免剪力墙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出现扭转,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剪力墙的水平地震作用力较大,自振周期短,结构本身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力的平衡,可通过减小剪力墙厚度,或者增加剪力墙之间的间距,来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力带来的影响,防止位移、断裂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上述操作也能够降低剪力墙自重,削弱建筑结构承担荷载。如果剪力墙设计中存在较大洞口,洞口位置要保证在一条线上。考虑到墙体结构受力情况,应展开应力的科学划分,确保两者均衡性、对称性。底部结构如果设置框架支撑层,落地剪力墙的数量要在上部剪力墙数量的一半以上。

剪力墙设计中,需充分考虑抗震性能要求,避免楼板平面等结构因变形发生危险。
        3.2科学控制剪力墙的弯矩
        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对剪力墙的结构以及特点等进行分析。剪力墙自身的抗压能力以及承载力比较强,但是平面外的承载力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导致剪力墙连接的位置可能会由于外部承载力能力差的情况导致墙体出现弯矩,这也是剪力墙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在剪力墙设计中需要控制好弯矩。可以在剪力墙墙面连接的位置设计与剪力墙外侧的连接结构。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先设计梁轴线的位置,并结合轴线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剪力墙的方向,合理计算弯矩,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做好扶壁柱的设计工作,合理设计扶壁柱可以提升剪力墙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剪力墙质量。如果在剪力墙设计中出现扶壁柱设计问题,需要及时更改设计,如果无法更改,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可以通过在梁墙间设计暗柱的形式做好配筋的预估和计算,控制好弯矩。此外,也可以设计对梁端稳定构件对弯矩进行控制。
        3.3提升剪力墙的性能
        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剪力墙作用发挥年限也比较久,必须保证剪力墙的强度和性能,并在墙体结构设计中重点加强剪力墙的设计,保证符合施工标准要求,防止剪力墙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必须对可能导致墙体受到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墙体使用风险的预防,保证剪力墙结构价值的凸显。剪力墙结构的性能以及强度容易受到配筋率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剪力墙横纵向的配筋率进行分析,通过配筋率的科学计算和设计,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除了剪力墙的配筋率外,还需要做好剪力墙边缘位置的设计和控制,严格按照剪力墙施工标准做好墙体边的设计,提升剪力墙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3.4剪力墙结构连梁设计优化
        在实际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认识到剪力墙的一大优势便是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对连梁弯矩和连梁剪力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两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调幅性。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适当降低剪力墙连梁截面的高度数值。因为连梁的主要作用为提高剪力墙高度以及连接墙肢,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调整连梁的高度并进行详细计算,适当减少连梁刚度,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作为主要保障。在进行折减计算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具体情况,对减少值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其控制在0.5以上,并且在0.5~1.0这一范围区间中,保证其最佳状态。在具体调整过程中,因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连梁刚度减少也无法满足预期目标的情况,因此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不合格,设计人员可以适当减少连梁刚度,降低连梁高度,通过这一方法有助于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与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直接关联。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提升设计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在充分应用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的实际需求,进而为人们设计出更加舒适、美观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力.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J].门窗,2019(15):135+138.
        [2]韩兆敬.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4):99-100.
        [3]张晓燕.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165-166.
        [4]李青山.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J].居舍,2019(18):91+190.
        [5]汪水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5):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