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措施 阿力木·热合曼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阿力木·热合曼
[导读] 在我国的林业资源中,国有林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及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林管站  阿力木·热合曼  新疆乌什县 843402

摘要:在我国的林业资源中,国有林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及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国有林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林业资源管护以及木材利用的科学性,关注并强调了高效生产经营,同时对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也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基于此,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林业资源的安全性。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火灾扑救
        引言
        国有林场的防火工作非常重要,做好国有林场的防火工作既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又确保了国家资源、财产不受损失,相关部门及各级领导必须加强重视,制定严格的林区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地做好林场森林防火宣传、隔离、灭火扑救工作,促进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需要大力宣传防火相关的知识,全面提升民众的防火意识及安全用火意识,同时还要加强防火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的防火设备及防火技术,确保防火工作有效开展,为林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1 国有林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
        1.1空间分布广泛。
        国有林场往往具有较大的林地面积,并且林场的分布较为分散。一般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集体林地和国有林地的交界处。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价格持续下降,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和饲料的量逐渐锐减,这就使得林间当中的可燃物数量严重超标,具备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另外农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所以燃烧秸秆,祭祀用火稍有不慎即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上述都是造成森林火灾高发的主要原因。
        1.2森林火灾发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国有林场日常的营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火灾的发生受到季节影响十分显著,通常情况下森林火灾在春季和秋季发生率居高不下。由于春季和秋季降雨量稀少,森林当中的可燃物含水率逐渐下降,大风天气较多,农村的春耕和秋收时节很容易燃烧秸秆,从而增加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夏季和冬季林间可燃物数量逐渐增加,大量堆积在林中,雷击事故的发生是造成自然火灾发生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2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2.1强化防火知识的宣传。
       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需要聚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属于集体性的活动。因此,强化群众防火知识的宣传非常关键,人们只有深入了解森林防火的相关知识,才会从根本上提高防火观念,进而主动参与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一般情况下,可设置宣传牌,设立防火月、防火日等,在森林进出口的主干道两旁设置防火知识的指示牌或条幅加强防火宣传。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代,人们都能熟练地应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因此,还可以通过信息提醒,或创建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知识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向大众普及防火知识。在每年的禁火时期,必须在引人注目的位置贴上禁火令,且在周围乡村利用新媒体设备进行禁火宣传,督促所有人严格遵守林区禁火制度。
       2.2有效控制火源。
        根据森林防火相关条例对火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森林火灾防范工作的开展。森林内部及森林附近严禁一切野外用火,特别是要禁止林区周围居民对秸秆的随意焚烧行为,积极引导民众开展科学祭祀活动,用鲜花来寄托思念,逐步代替烧纸的祭祀方式。林业执法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加强巡逻检查,确保执法力度的不断提升。林业火灾高发时期要坚持领导带班以及24h值班,切实将区块责任制度落实到位。保证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地完成其工作任务,共创齐抓共管的局面。
        2.3做好防火隔离工作。



        进入森林防火期,必须尽量降低火险等级,积极地修建防火隔离带,万一发生火灾,防火隔离带可以及时切断相对轻微的火灾形势,进一步缩小森林火灾的影响范围。常见的防火隔离带有以下3种:一是机械割灌手段,即选择割灌机器,对无石头区域的杂草加以清理,清理期限为5—10月;二是采用人工刀砍手段,先派遣专业人员将隔离带的灌木、杂草砍尽,再按照3m×3m的行距,栽种防火树种,如冬清、木荷等树种;三是药物清理手段,即采用专业除草剂,每20d对森林进行1次除草活动。防火隔离带是国有林场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可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应充分结合当地林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火隔离带修建方案。
        2.4引进并应用先进的防火监测技术。
        地方政府要投入充足的财政专项资金,全面改善林区内部防火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监测设备,积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技术与火灾监测进行融合,实现林区火灾动态的实时监测。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制度等,激发森林防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防火队伍建设的突破性发展。
        3 国有林场火灾扑救措施
        3.1强化应急扑火队伍建设。
        国有林场相关单位应从3个方面强化应急扑火队伍建设。①组织一个可随时调遣的扑火队伍,通过灭火、救援宣传活动与林场及森林附近乡镇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组建一定规模的救援队伍。②定期对扑火人员进行火灾演练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灭火能力。强化各种灭火器的常规检查,以免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影响火灾扑灭效果。③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必须在有效维护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展开火灾扑灭活动。
        3.2强化林场日常警备。
        在林场火灾的高火险预警阶段,应重点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林区24h有人值班,保证报告火灾情况的渠道畅通,如有人出现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岗时,则要及时安排他人替岗,必须确保林场时刻处于高度警备状态。
        3.3做好安全扑救技能培训。
        在林场火灾的扑救工作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杜绝老、弱、病、残、孕人员参加灭火活动,加强灭火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尽可能组织专业人员展开灭火扑救,预先穿戴全套的防火服及其鞋具,最大化地降低火灾给自身造成的伤害,增强灭火的安全性。
        3.4创建防火长效机制。
       1)重点整治。分析整理近年来国有林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划分火灾事故易发地,制定有效的监管防控机制。创建火灾档案,积极排查火灾易发区域及多发区域,将相关的政治方案落实到位,有效扭转火灾多发区域的状态。2)利用疏堵结合的方式,针对火灾易发区域以及多发区域,开展违法野外用火的整治活动,采取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疏堵结合方式。3)完善基础设施,对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修检,加强生物防火林建设,全面提升国有林场的防火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防火灾一直是我国国有林场森林管理的重点工作,一旦在林场经营中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各地政府在国有林场的分布区域均成立了管护站,统一组织防火活动。除了加强林场的日常巡逻,还要做好防火宣传、隔离带设置、救援队伍的建设等工作,最大化地保持国家森林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惠中.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16):107.
[2]崔法明.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发展对策 [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0):16.
[3]扈延伍.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J].花卉,2020(6):211-212.
[4]陈庆,蒋世键.昭阳区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2):13.
[5]张旭.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