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阿力木·热合曼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阿力木·热合曼
[导读] 林资源建设中受到多种要素影响会诱发火灾,火灾问题对动植物生存发展产生严重危害,致使森林资源再生能力全面降低,破坏区域生态环境。

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林管站  阿力木·热合曼  新疆乌什县  843402

摘要:林资源建设中受到多种要素影响会诱发火灾,火灾问题对动植物生存发展产生严重危害,致使森林资源再生能力全面降低,破坏区域生态环境。林业种植区域发生火灾之后,种植区域土壤肥沃程度会不断降低,导致林区资源难以再生,对区域林业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林业种植区域发生火灾之后,种植区域土壤肥沃程度会不断降低,导致林区资源难以再生,对区域林业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文章针对当前的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森林防火工作;问题及对策;生态平衡
        引言:近年来,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不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森林防火已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森林火灾有着来势凶猛、突发性强、蔓延迅速、发生面积大、扑灭难度大、造成的损失大等各种特征,因此防火工作压力大。所以,需要对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
        1  森林火灾危害性简述
        森林被称之为绿色宝库,是全面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枢纽,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森林资源能为各类动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环境,为各类花草树木生长补充充足土壤。森林资源中各类树木生长延伸到土底,将土壤紧紧抓牢,对土壤具有较大保育作用,能吸收以及存储土壤中的水源。目前我国区域诸多地质灾害发生也与森林资源具有较大联系,森林资源锐减将会导致区域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森林防风固沙作用降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性灾害发生概率较高。森林火灾发生之后,有较大面积资源将会受到破坏。不仅损毁林业资源,区域动植物资源也会产生较大损失,导致森林地区资源再生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大火之后,土壤肥沃性降低,林业区域水源供应受到破坏,区域森林资源再生难度增大。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也能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基本原料。森林火灾具有较大毁灭性,将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2.1森林防火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构成元素
        火灾是森林领域自然灾害的最主要内容。林业发展必须依靠森林才能够实现。失去良好的森林资源,林业部门无法获得工作上的重大突破。所以防火工作更是极为必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这对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程。为了能够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国家制定了极为严格的采伐政策。切实减少了滥砍滥伐情况的蔓延。同时也强调了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大片森林的烧毁。因此,防火工作是保证森林资源健康生长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对于小五台山这种具有较多森林资源的地区来讲,防火工作更是尤为重要的。
        2.2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在林业区域防火工作不仅能够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更是能够维持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是多种形式的。不仅会让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每况愈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所以林业部门在执行森林防火工作的时候不仅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还要同一些恶意放火的不法分子进行对抗,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提高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3.1 建设防火隔离带
        对新造林地、抚育改造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开辟防火隔离带,结合本地区地形形貌、森林类型和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防火隔离带的布设方式。


在山脊处,或山体与农田交界的山麓地带布设抚育带,带宽不得少于10m。若林区面积较大,则可以设置防火隔离带。①网格状隔离带。对森林植被长势茂盛、连片面积较大的造林地,应在秋冬林地清理工作的同时,采用网格状劈抚的方式布设隔离带;要求防火隔离带的带宽为杂草高度的10倍以上,一般情况下带宽10m;幼林区的防火隔离带间隔为30-50m,中龄林区的防火隔离带间隔为50-100m;在防火隔离带内,要清除杂草,将杂草集中填埋或带出林区。②条带状隔离带。对于无立木的林区,可以采用条带割除边坎杂草的方式开辟防火隔离带,杂草处理方式与网格状隔离带的杂草处理方式相同。③全面劈除式隔离带。对频发火灾的森林小面积区域,应采用全面劈除的方式割除该区域内的所有易燃杂草,对杂草进行填埋处理。
        3.2设置防火通道
        在森林防火中,要结合林区地形地貌建设防火通道,要求防火通道不得小于50m,以保证在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够满足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通行需求,有效控制火势蔓延。3、建设生物防火带在森林火灾隐患较多的林缘、山脊、坟山周围等区域建设生物防火带,栽植抗火性、阻火性和耐火性较强的乔木、灌木树种,利用树种的特性抑制火势蔓延,降低森林火灾损失;生物防火带采用复合混交林结构,山脊地带采用单层林型,在生物防火林带中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宽为4m,用于火灾救援。安全通道可以作为气流的缓冲区,有助于降低风速,阻止飞火快速蔓延到相邻片区;在实施造林工程的过程中,可同步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主生物防火林带的宽度为24m,副生物防火林带的宽度为12m。
        3.3  提高火灾预警
        实效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林业营林技术的主要成分发生了改变,增加了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含量,促进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遥感监测、飞播、机械化作业等信息技术,不但减少了经济的投入,而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渐建立了消防联动管理、预警网络、森林火情监测等平台,完善了营林技术管理体系。信息技术具有传播信息快的优势,可以实现毫秒级的传播速度,被广泛应用于无死角和全天候的火灾探测,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自动报警,及时呼叫消防人员前去扑救,为防火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做到分秒必争的完成工作。
        3.4 强化社会宣传教育,强化森林防火安全意识
        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开展,有助于实现火源针对性管理,提高人们防火意识,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成效。在林业资源建设中,要明确森林防火重要责任,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火重要性。通过多方综合协作,将火灾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中,要扩大社会宣传投入,不断完善、补充宣传展示牌,要定期对宣传内容进行更新。在防火阶段要扩大电视宣传、报纸宣传等覆盖率,还要逐步完善宣传内容与宣传形式,通过各项真实案例来分析森林火灾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火灾预防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需要以提高生态功能为发展目标,科学使用营林技术,定期清理杂草与枯枝等,建设防火带和防火通道,做好防火措施,扩大森林资源的范围,为人民财产与国家资源提供保障。森林火灾属于破坏性较高的突发性灾害,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中要保障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对林区群众生产财产安全进行维护。各个地区要做好森林火灾监控防范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防火职责。对火源进行针对性管理,落实各项预测监控技术,提高基层防火工作队伍基本素质,实现林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微,王黑子来,刘会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浅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9.
[2]朱新民.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0,(02):86-87.
[3]戴楠.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09):206-207.
[4]陈忠,何文超,李茂盛,等.试分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9,(08):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