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展速度也与日俱增,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心情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生态灾害,从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而通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的阻止并解决上述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此降低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环境执法;问题;优化措施
2016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现有县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职能调整为执法监测”,并要求“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环境监测执法活动、插手具体环境保护案件查处的责任追究制度”。这是两办在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中,首次使用环境监测执法和执法监测词语及概念。因此,研究探讨环境执法的问题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1基层环境执法工作的现状
根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要求,本地启动了环境保护改革工作,成立基层环境执法监测站,积极落实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确保环境执法过程顺利实施下去。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是统一监督管理,环境监察队伍是环保部门的现场执法队伍,目前已经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察机构网络,逐渐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抓手、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执法工作体系。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也得到加强,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但我们也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基层环境执法监督过程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暴露的问题也亟需解决。
2 环境执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存在不足
如何实现环境管理问题的质量发展,需要从不断加强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开始抓起,进而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改善当前的执法难题,基层环境监察的执法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直面环境问题来对相关的对象进行执法,因此,执法人员个人的工作态度与职业素养对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从当前环境问题所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部分执法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需要得到充分提高,由于执法人员的职业水平问题,从而导致对于执法的管理内容与知识掌握不到位,影响执法工作的有效发挥,从而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未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2.2基层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在通常的情况下,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职权问题,无法有效地针对现场或违反环保规定的个体户或企业单位落实相对应的出发措施,受到我国部分法律法规的制约,赋予执法人员的执法权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违规生产的企业单位,由于职权界限问题,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制止该企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而是要走正常的执法流程以及结合法律法规的条款展开处罚。但走正常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流程进行处罚,但是在该流程中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企业单位会利用大量的流程时间从而继续进行违规生产,甚至会加大力度追赶工期进行大规模生产,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为了谋求当地的经济发展,存在职权保护主义,同时也由于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部门众多,职权内的执法权力过于分散,削弱了监察的执法能力。
3 加强基层环境执法工作的措施
3.1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
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个人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对检查执法工作的效果有著积极的影响,需要执法人员掌握丰富的执法经验以及个人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因此需要环境监察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环境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普及,确保在不同的执法背景下执法人员均能够熟料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到实际的执法工作中,同时还要注意更新我国在环境监察工作方面关于执法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并掌握各种先进环境监察设备仪器的操作规范,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执法能力等。
3.2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工作
如何实现基层环境执法工作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进行高效执法,首先要从不断增强执法队伍的建设路径。良好的执法环境对工作整体的效率与质量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非但能够促使基层环境工作可以在更加自然的条件下展开,同时也能够令基层环境执法工作向更加全面的目标推进、落实。想要打造出一支具有高业务水平、作风良好、遵纪守法,公正清廉的优秀执法队伍。要结合日常实际的环境监察执法的过程中,组织执法队伍所有人员和与工作相关的人员展开先进的教育工作,贯彻我国所提倡的党风廉政到实际的执法队伍的培训工作中,从而保证相关执法人员能够拥有先进的执法知识,才能应对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难题,另外,实际的执法过程中需要重视群众的意见与反应,将群众所反应的环境问题进行记录,同时还要深入到实际的问题中展开核实,一旦确认环境问题给群众带来困扰,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为群众营造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3.3创造良好执法氛围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也在不断地同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在当今的发展背景下,环保与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处于力争双赢的状态,由此看出,人们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加上国家多年来一直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在环保事业的大量投入,结合越来越完善的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全面推动环保事业的建设,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必须具备掌握党的先进理念与精神,在潜意识上不断强化环境监察工作对保护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严格履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战略,调动积极、主动的精神为群众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自我强调责任感与使命感、光荣感等落实到实际的执法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地从心里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与群众形成一种亲密关系,为未来的执法工作起到协调作用。
3.4“三化”思路开展工作
环保部门根据新的环保法,根据新的法律法规,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十分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为了促进环保工作的持续开展,应该要建立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明确环境执法监测的法律地位。具体来讲,可以利用环境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过程痕迹化、监测报告全面化 的“三化”思路,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监测水平。
3.5推进环境科技技术进步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等新型管理手段,如何实现环境执法工作的综合管理以及有秩序地进行,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环保技术平台的构建,引入新型的环保科研项目、主动寻求并组织技术研究队伍对新型技术的研发,研究方向重点针对当前的安全水资源、资源二次利用、汽车尾气等科技治理技术,同时可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等中高端技术在环保建设工作的有效应用,健全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部门的执法条件,同时还要完善日常的环境检查、检测以及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管理质量,统一规范执法操作行为与手段,完善执法队伍整体的综合执法能力与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基层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的一把利剑,是第一道防线,基层环境执法部门整体的专业、执法能力仍有待加强,通过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与加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监察工作的建设,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东海.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31.
[2]杜艳丽.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7(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