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2419840919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里起到非常大的贡献,建筑智能化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工作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安全。但建筑智能化项目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也使其施工质量与使用效果成正比,要真正体现建筑智能化的效果,就要提高建筑智能化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使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建筑智能化项目的通病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我国相关部门对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明确制定了规定和要求。但是,由于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图纸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技术功底不到位、现场管理人员执行能力较差等各种因素,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不断发生,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有着严重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质量并不高,管理方法也较为落后,管理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建筑行业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确保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并且相关建筑工程单位还要根据智能化的特点来进行规范,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入分析各类施工的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确保建筑施工单位的顺利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1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发明显,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智能化建筑工程也正被人们所熟知,例如有线电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这都是智能化工程的体现。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事该方面的企业明显增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形成了极具规模的专业性市场,并且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化建筑需要通过三个主要的系统构成,即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智能化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及安全。
2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项目技术管理问题
(1)目前,很多建筑智能化项目自规划开始时就只注重“概念”操作,把“智能化”当成建筑项目的卖点,把原本有限资金和精力放在某一个或几个系统上,不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智能化需求的整体规划工作,使得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方、使用者、运营管理方大失所望,发现“智能化”不过如此,根本没有达到智能化项目立项初期预想的结果。(2)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定位是不清晰的。在整个智能化项目设计过程中,往往滞后于建筑总体设计,绝大多数的系统集成商还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的运用上,呈现出电子、自动化、通信技术产品及其功能的简单集合与堆砌的设计倾向,在设计建筑智能化时没有一种整体思维,根本就谈不上全面智能系统的规划和设计。(3)建筑智能化系统产品选型时贪新求全,被产品供应商所称的“最新技术、最新科技”、始终不落后,不可替代等等推销手段所蒙蔽,导致建设方投入大量资金、精力,最终却无法获得所期盼的综合智能系统的结果。造成这样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工程总是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且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应的。
2.2施工方法的管理
施工方法是对施工过程的指导,施工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
合理而有效的施工方案应该以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开始,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材料设备的采购、应急预案等都应有详细的规划。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需要熟悉和审查项目施工图;对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对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等;对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等施工过程进行标识、进行可追溯性的控制;对采用“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的部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制定预防措施和成品保护措施。
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3.1利用智能化技术,加强电源监控
在我国实际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电源监控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源和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测和管理,为工作人员做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些系统无法进行电源监控,这对整体电力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更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3.2完善质量监督制度
智能化建筑施工的开展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测评后,方能开展智能化建筑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制定的相关规定全面覆盖其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施工和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同时,施工质量的监督人员也要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认真负责,能够经得住监督人员的随时检查。一旦监督人员在检测时发现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则必须立即停工,并且准备相关说明文件,上报监督部门,监督部门对施工单位作出相应的处理,以此来确保监督制度的有效适用,并在今后的质检工作中要求监督人员严格执行质量监督制度,从而落实并提升施工单位的执行力与规范化的建筑施工。
3.3现代化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管理管控
(1)材料的管理。建筑实体是由各种材料和设备组建而成,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保证建筑智能化项目整体质量的基础。首先,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确定所要使用的物资材料,对比挑选有能力供货,并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其次,一定要对进场材料和设备检查和验收。在检验时,需要核对产品的型号、产地等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各种出厂合格证、厂家证明文件、检验检测报告等资料是否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再次,根据材料和设备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的搬运、存储和保管工作,制定材料存储和发放制度;最后,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分类并做不同的标识,这样就可以在事后进行追溯,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应该分开摆放并及时处理。(2)机械设备的管理。所有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法都是靠机械设备完成实施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按要求推进。这就需要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明确需要使用的设备数量和性能指标。在机械设备和检测用的仪器设备使用前,要对施工设备的性能、完好情况和精度进行验收,所有机械设备都不允许带病作业。施工现场各种机器设备要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使用。
结语
随着信息与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智能化项目日益增多。但目前建筑智能化项目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大量智能建筑不但远未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在已经告别了生产率的时代,进入了质量时代。
参考文献:
[1]李玉军.施工机械现场管理的智能化[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
[2]顾惠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