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李梦露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李梦露
[导读]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我国建筑规模在持续扩大的趋势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种类也在与日俱增。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10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我国建筑规模在持续扩大的趋势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种类也在与日俱增。在具体建设期间,后浇带施工技术以其自身具备的可以妥善处理建筑物中存在的沉降情况、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的优越性,在当代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所以,现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引言
        在混凝土凝固期间,总是会有收缩变形出现,甚至还会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裂缝,显然这对房建工程项目而言是要尽量避免的,我们现在使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后浇带施工。针对这种施工技术来说,其除了可以有效解决地基沉降、缓解热胀冷缩等问题之外,还能提高施工质量,显然将其应用于房建施工当中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1.1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对于地基沉降问题来说,其是当前房建工程项目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实际施工期间,没有对地基形成科学的加固处理,致使在日后应力降低,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致使建筑物倾斜,墙体结构出现裂缝,继而对居民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而此时借助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就可以让以上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优化受力不均匀的情况,继而确保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
        1.2能够有效缓解热胀冷缩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具体施工期间,无论针对哪种材料来说均能遵循着热胀冷缩的规律,致使工程内容结构会基于外界温度持续改变的基础上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密集的建筑中更为突出。倘若房屋过于密集,那么就会增加裂缝情况发生的概率,继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将后浇带施工技术渗透到施工当中就可以改变房间结构,继而妥善处理热胀冷缩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在实际施工期间应当对外界温度所产生的影响予以高度重视,在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的同时,合理地安排房建密度,继而将裂缝问题降到最低。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
        相关人员在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期阶段,应当将充分的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旨在为此项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后浇带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浇筑平面的处理,结合相关要求把浇筑平面表面的砂石、松软混凝土等都清理干净,紧接着对预留缝两边做好凿毛工作,然后再使用清水清洗表面,旨在保障表面湿润度与相关要求相吻合;第二,涂抹水泥净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第三,对后浇带混凝土做好浇筑工作。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渗水情况的出现,还能将新老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加以提升。
        2.2后浇带钢筋与模板施工
        对后浇带施工进行分析后可知,其自身就属于一种混凝土工程,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借助钢筋来将其后浇带结构的可靠性加以提升,并依赖于模板来充分确保后浇带成型,因此,以下几个方面的施工都是重中之重的步骤:一是后浇带钢筋施工;二是后浇带模板施工。


        针对钢筋施工环节而言,就那些直径超过22mm以上的墙、柱、梁筋来说,尽量以直螺纹连接方式为主;而就其他规格钢筋,尽可能以搭接、焊接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适当的情况下相关人员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增加附加钢筋的方式来将混凝土的约束力加以提升,促使其完整性以及稳定性得到有效强化。就模板施工环节而言,不同部位的后浇带,其模板施工方式也存在着天壤之别。总而言之,就基础底板模板来讲,相关人员需要对快易收口网结合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通过角形嵌合作用,能够是浇筑混凝土形成明显的抗剪力、粘力,继而将接缝连接水平加以提升;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快易收口网对混凝土裂缝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控制效果。针对顶板梁后浇带模板,相关人员需要和其他部位模板分开布置,其它部位模板拆除时,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拆除,需要等到后浇的砼浇捣完成28天后才可以开展拆除作业,所采取的模板材料尽量以胶合板为主,支撑材料可对木方龙骨以及钢管加以利用,在模板部位,要借助于双层钢丝网做好封堵工作,就模板和混凝土交界位置,应当通过使用海绵条的方法做好封堵工作,继而降低模板漏浆情况发生的概率。就后浇带墙体模板而言,相关人员可借助于钢管和方木加以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止水片来实现防水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后浇带外侧的砖墙,其厚度应当与相关要求相吻合,以下几个位置的处理工作一定要谨慎对待:一是抹平;二是压光;三是干燥,继而强化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2.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当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后浇带钢筋与模板施工这些施工步骤结束之后,相关人员应当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并对一次性浇筑成型方式加以利用,旨在确保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就垂直施工缝而言,当混凝土出现初凝情况后,相关人员应当借助于压力水清洗的方式将混凝土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同时还要清洗钢丝网片,直到混凝土终凝之后再拆除掉钢丝网片。与此同时,在实际浇筑期间,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科学把控好振捣器和模板之间的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水泥浆流失情况出现的概率。通常而言,φ50振捣器与模板间距应当保持在40cm的范围内,而φ70振捣器和模板间距应当保持在50cm的范围内。
        2.4后浇带的保护工作
        当浇筑作业结束之后,相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将保养以及维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基于密封条件下开展后浇带工作的前期阶段,相关设计者应当熟练掌握此项工作的注意事项,比如在其四周无法堆放相应的材料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后浇带的临时支护以及施工荷载做好约束工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开展的后浇带保护工作通常采取快拆体系模板的方式,该方式除了可以考虑到后浇带施工中容易衍生出来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防护手段,这样相关人员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可以从源头上降低支撑移位等情况发生的次数。除此之外,在开展此项作业期间,应当在两边位置安装与之相匹配的挡水砖墙,旨在切实确保其高度比底板高度高出一些,同时还要在指定的位置涂抹相应的防水砂浆,继而促进其施工水平的全面提高。
        结语
        相关单位在对房建开展施工期间,采取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房建施工中的收缩应力,实现建筑结构之间的互相连接,该技术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所以,为了确保该施工技术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结合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流程的要求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李玉秀.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8).229.
        [2]李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探讨[J].居舍,2019,(2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