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 曹守红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曹守红
[导读] 摘要:高层建筑是指住宅高度大于27m或厂房高度大于24m的建筑。
        兰陵县建设安全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7700
        摘要:高层建筑是指住宅高度大于27m或厂房高度大于24m的建筑。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经济规范标准,需要确定大致符合城市居住发展规范管理的建设思路,重视高层建筑的建设特点,实施必要的集中化管理。明确具体的规范操作效益和实施方案,以不断提升房屋综合面积的利用率为要求,逐步优化建筑承载力和结构力水平。通过建筑设计规范施工标准,保障其整体施工质量。以新技术、新形势应用为建设要求,规范技术管理的操作方式,确定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规范要求,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标准。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施工相关技术特点
        高层建筑因高度高、工作量、作业量多,在实际施工中难度大,如果运输量、运输阶段管理不足,就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大。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技术要求。多层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方式。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确定现场浇筑的技术指标:从技术操作的规范要求入手,分析施工节点和施工难度标准;从建筑整体施工的标准上严格的规范,分析施工条件差异;结合高层建筑的整体进行区域划分判断区域划分的密度。严格按照施工环境水平,对基础工作实施特色化要求,确保建筑稳定安全有效。在施工建筑规范化管理中,需要保证现场设备、材料、数量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做好用料与施工进度的同步阶段性管理。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周期较长,需要结合相关的阶段做好措施划分,逐步推动高层建筑施工综合技术水平的提升。
        2高层建筑的施工关键技术
        2.1高层保温材料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保温层施工分析中,需要重视建筑结构的多重节能保护。根据高层建筑的综合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重视环保要求水平的提升。当前高层建筑墙体主要以节能环保材料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对外墙保温技术进行提升。通过外墙与内墙保温技术的对比分析,判断其优势发展特点。外墙保护需要符合实际结构规范要求,确定技术改造的方案。外墙保温技术的适用范围广泛。外墙保温一般应用在主体结构上,达到对主体结构保温的效果。为了有效地延长建筑整体使用的寿命水平,需要建立符合外墙保温的技术标准。例如,外墙挂耳保温苯板保温,通过与墙体的一体浇筑方式达到保温效果。外墙挂式保温需要配合机械工具操作完整固定。保温隔热性能分析中,使用挤塑高密度板,可以有效地提升闭孔内部层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导热系数的调控,逐步调整聚乙烯膨胀水平,达到保温隔热性能要求,提升高层建筑保温水平。
        2.2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加固工程是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稳定的重要工程,在进行钢筋加固的过程中,需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做好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相关工作,以提高钢筋加固工程的速度和质量。
        (1)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做好相关材料的检查工作,保证相关材料的质量、等级、型号等符合加固工程需求,提升钢筋加固的标准化。(2)施工单位在进行钢筋加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布置、弯曲长度、地锚长度的检查,并根据高层建筑钢筋加固需求,进行加固工程的开展,保证钢筋加固工程的质量。(3)施工单位在进行加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进行加固高度的合理化控制,不仅要保障工程施工的科学性,还要提升工程整体质量。脚手架支撑体系而言,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结构难度大,存在工序相互交叉、穿插作业等矛盾,增加了施工难度。
        2.3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施工规范中,需要明确混凝土技术操作工艺技术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其体积因素、表面密度系数因素、热释放因素等影响,在快速变化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作用下,需要注意其过程是否得到有效管控。混凝土内部可能存在较大的温差,随着温度的差异变化出现开裂情况,导致质量受损。需要提升操作规范的措施化管理,明确施工规范化管理中导致裂缝形成的原因。对于水泥热化、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等情况,需要从根本要素出发,分析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混凝土配制规范操作,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参数范围分析。

严格遵照相关的措施规范要求,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整体作用建设水平。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性,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变化。
        2.4结构转换层施工
        在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中,上部应布置小空间轴线,下部应布置大空间轴线,形成协调稳定的结构力学体系。但从工程实践来看,下部结构受力较大,上部结构受力较小。因此,有必要对下部结构进行加固,如配置高密度柱网和适当数量的柱墙。随着高度的增加,在上部结构施工中可以适当减少柱墙的数量,而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上部设剪力墙,下部设框架柱。带转换层剪力墙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
        2.5施工垂直运输设备要点
        高层建筑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需借助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栓泵等设备,进行施工材料及人员的运输,以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垂直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主导机械。
        (1)在进行施工电梯设计时,应根据施工要求与安全管理需求,附墙进行电梯安排,既可保证运输的便利性,又可做好施工电梯的安全保障工作,有助于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进度。(2)在进行塔式起重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结合实际施工环境,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排与安装工作,保障塔式起重机的覆盖面,不仅对高层建筑施工效率进行保障,还提升施工的安全性。(3)在进行栓泵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高层建筑水平运输的需求,结合运输高度和栓浇筑强度,进行栓泵的设计与应用,提高材料及人员运输的速度,有助于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效率。
        3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管理的要点
        3.1加强施工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应用
        按照现阶段的工程技术指标和管理水平,以高信息科技发展为要求,配置一定量的辅助管理技术标准,融入具体的操作技术规范,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的管控水平。从高层建筑的市场发展入手,采用BIM技术方式,实施三维立体信息建筑模式的模拟分析,优化施工技术水平。将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BIM记录下来,结合相关数据信息做好准确分析,确定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方式。通过BIM技术软件应用,可以快速地提升建筑数据的信息共享,重视信息的传递融合,确定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分析关系,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化拓展。
        3.2加强施工人员素质管理
        保障房建设的质量不仅需要施工技术的保证,还有赖于参与工程建设的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因此,必须形成更加全面、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规范和制约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各部门相互负责、相互配合。对于隐蔽施工部位,也可开发专门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相关作业完成后,应严格按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对施工人员来说,要加强对参建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作业人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促进工程的顺利有序进行。
        结论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可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要点分析,结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高层建筑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施工技术改进、建筑完善和成本节约做好相关工作安排,不仅能降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还能帮助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查雪松.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19(12):77-78.
        [2]彭振义.高层建筑中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171-172,223.
        [3]刘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5):302-303.
        [4]周宗杰.建筑地基施工理论的研究及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