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加之社会的综合作用,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增多。如对建筑的需求量大,且要具有环保的特征。清水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材料,因其表面本身具有光滑、色泽好、无污染等特点,通过现浇方式形成的自然表面就可以当做饰面,整个装饰的效果是非常天然的。就当下而言,民用工业、道路桥梁建筑中使用清水混凝土是比较多的,然而,由于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普通的混凝土施工存在较大的不同,且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想要达到较好的饰面效果,就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探究。本文就清水混凝土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策略
引言
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就需要加强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清水混凝土工艺属于现浇工艺,一次即可成型,其可以直接彰显出建筑的质感以及效果。因其存在较多的优势,比如混凝土配置严密、表面比较光滑、平整、截面精准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但是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配置以及浇筑出现问题,就会直接的影响施工质量。故加强探究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显得尤其有必要。
一、清水混凝土的概念以及特点
(一)清水混凝土的概念
清水混凝土也被称之为装饰混凝土,其是现代建筑的一种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是根据配方的比例,浇制形成的,后期不会再有任何的涂装材料,但是却可以保持材料原始的质感,还原真实的面貌。在美学表现上,清水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清洁感、素材感,个性比较突出的个体会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设计。然而其对风雨的抵抗力较差,很容易被雨水劣化或者是浸透,故往往会喷上防水的保护膜[1]。
(二)清水混凝土的特点
清水混凝土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维护的成本低。在建筑工程中如若融入普通的混凝土,不仅需要剔凿抹灰,后期还需要利用材料对表面装饰。且在某段时间之后,普通的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空鼓的情况,维护的成本较高。而清水混凝土不仅使用简便,且可以较好的避免普通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第二具有高端的特征。清水混凝土技术符合了土建施工中强调的朴实和自然,和建筑物的风格比较类似,具有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第三具有节能环保的特征。清水混凝土不需要抹灰,一次即可成型,符合了建筑行业对绿色环保的追求,属于绿色节能型的混凝土。
二、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清水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把控五项内容。第一在浇筑环节要根据浇筑的实际情况分层下料,分层的厚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可以采用分层标尺控制浇筑的厚度。第二在对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看护好模板和钢筋。在对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对混凝土顶部的预留钢筋整理。第三实施振捣,在各层下料工作完成好之后,需要采用60khz的振捣棒。初次振捣时需要控制在20秒,避免振捣过度跑浆现象,在振捣其他各层时,应基于快插慢拨的原则,保持30秒以上[2]。插入振捣棒时,需要将深度控制在50毫米以下。第四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梁、板浇筑的高度以及方式。如在对梁进行浇筑时,需要将其划分为3层,浇筑时采用阶梯状。在浇筑板底时,要和板一起浇筑。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初层的下料速度进行控制,在对梁底捣实之后,再铺设二层。
(二)清水混凝土养护技术
清水混凝土的养护直接关乎到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强度。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在对柱模板拆除时,需要保证柱体混凝土的强度高于1.2MPa,然后采用无纱布以及塑料布进行包裹并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为一周。第二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采用塑料布将其覆盖,再浇水,当其强度达到1.2MPa之后,养护结束。第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则需要用塑料布覆盖,这样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凝结之后,浇水对其养护,养护时间为一周。如若其中掺杂缓凝剂,养护时间则需要多加一周。
(三)清水混凝土成品保护技术
在清水混凝土成品形成之后,也需要对其养护,防止其出现损坏。具体的养护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将柱子甩头钢筋用彩条布遮盖,避免铁锈和柱子之间出现交叉污染。定期对出现的锈斑用湿巾擦拭。第二通过无纺布对混凝土进行包裹。将塑料布覆盖其中,对其进行养护,避免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干裂。为了保证柱子的完好,可以选用外包木胶合板,将楼面以及墙体两米内的洞口封闭,在洞口的外围设置护角,防止洞的边口被外力碰撞。
三、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一)控制好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质量以及装饰效果
清水混凝土对于表面的质量以及装饰要求比较高,因此就需要对清水混凝土的比例合理控制。如表面的平整度要尽可能的控制在三毫米以内,不得出现气泡不一致的情况,气泡的深度控制在三毫米以内,直径控制在两毫米以内。表面可能出现的裂缝宽度需要在0.15毫米以内。要关注清水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平整度,尽可能的不出现跑模、漏浆等情况。在设计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装饰效果进行考量。从土建施工装饰的需求出发,对缝条以及蝉缝预留,保证分割缝的规则性。
(二)科学选择模板和工艺
模板在清水混凝土工艺中起到的是一个保护和定型的作用,在操作环节,需要对柱身混凝土严格控制,把控纵向拼缝,禁止环向拼缝。在连接环向钢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满焊的方式,即对焊缝处打磨,保证焊缝以及邻近钢板的顺滑以及平整度,这样才能够和设计要求相一致。最后如果在选择模板时,选择的是钢模板,那么就需要采用螺栓固定住连接的部位,并设置限位钉,防止其由于侧压力造成漏浆[3]。
(三)保证顶板四周不挂浆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顶板四周不挂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做好顶板四周的密封工作,将四周缝隙密闭。比如在为清水混凝土建模之前,要用海绵在墙体四周进行密封,堵死漏浆的通道,使得海绵和木板发生作用,以达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四)保证剪力墙根部不漏浆
首先需要了解墙体的尺寸,根据尺寸进行浇筑,再根据数据实现混凝土的配比。其次抹平混凝土浇模的粗糙表面,控制好厚度,保证在10厘米以内。另外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还需要采用砂浆抹平清水混凝土模板的缝隙,将混凝土的结构融为一体,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的美观性。最后在对清水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清理好基础层面,对原墙面严格检查,如果出现了开裂、空鼓、起壳等问题,就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手段对其控制,防止在浇筑之后出现漏浆的情况。
(五)节点和细部控制
节点和细部设计的控制,可以较好的保证清水混凝土的饰面效果。在对模板设计并施工环节,需要对线条、棱角、拼缝等进行处理。首先在安装墙体模板之前,验收模板的位置以及楼地面标高,基于控制线对模板安装。在支模之前,将混凝土面的浮浆找平,防止出现跑浆后的烂根现象。其次是基于覆膜竹胶板组成的方柱模板进行施工时,为了防止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加工片模时,就需要在接缝处将横肋连接,在横肋和面板之间粘贴纸浆海绵条。待片模成型之后,在板面的水平接缝处,借助防水材料将其嵌平。
四、结语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且其优点也比较突出,比如具有平整、美观、环保、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然而具体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某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清水混凝土后期的美观度以及质量。因此,需要严格的把控每一个环节的混凝土施工技艺以及细节部分,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云.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9(11):127.
[2]贺众启.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其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困难[J].科技风,2018(09):120.
[3]陈煜.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