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市 250013
摘要:目前,我国发展势头迅猛,经济增长一直维持高速发展,面临的国际关系也存在严峻的复杂性,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机遇和挑战,为我们思考改进工作方法带来了契机。工程项目建设是经济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和投资控制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做好工程建设,正确的决策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资的最佳控制,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因此有效的规划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是良好的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关键词:项目决策;投资控制;先导效益;招标策略
1建筑市场投标状况分析
招标与投标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两个主体方面。招标方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交换的买方,投标方则是商品交换的卖方。买方依据自身建设和发展投资需要,提出所买商品的各种质量规格数量要求,卖方获取信息竞争来出卖能满足买方所要求的价值商品,经过谈判过程,最后买方择优选择最终供方,这就是招标投标。招标投标显然不可能产生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社会市场经济这个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产物、也是比较能体现市场的竞争特性的一种买卖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国国内到国际,从大宗商品采购、证卷发行到大型工程建设,都已普遍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目前,招标企业的招标方式就以公开招标为主,公开招标竞争激烈,投标人多,范围大,风险大,中标概率相对较低。
2建筑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
2.1市场诚信体系不完善
我国虽然市场经济占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诚信建设依旧任重道远,现在对不诚信的处罚也相对较轻,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投标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利用现有信息可以做到对投标人信息及背景进行准确、全面地审核调查,但由于地方保护和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的滞后等一些原因,也给某些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由于诚信体系的不完善市场缺少自律导致道德丧失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2.2招标过程不规范
1围标串标
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围标串标排挤了其他投标人,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2挂靠
就建筑业而言,有些投标人其自身达不到中标的相应条件,为了中标,一个或多个建筑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相应的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有经营行为的自然人)为挂靠人,挂靠人许诺中标后给予一定提成费,由于没有资质建筑质量行为没有保障,这导致的结果是工程建设质量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3条件不合理
招标人、招标代理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或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设置不合理条件,或由业主自行选择供应商的条款,使公开招标有失“三公”原则,不仅违规,有可能触犯法律条款。
3建筑企业投标策略
在投标中采取什么样的投标策略进行投标,必须立足于当前经营状况以长远目标为目的,根据不同的适应条件有三种投标策略可供选择。
3.1盈利型投标策略
投标报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最佳盈利为目的,对效益较少的项目热情不高,对盈利大的项目充满自信。如果施工企业在该地区已经打开市场,施工能力已经饱和、企业信誉度较高、市场竞争对手相对比较少、而且在某方面具有较大技术优势,并且企业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和企业信誉度,投标目标为扩大建筑市场影响力提高营销知名度,或者施工水文地理自然条件差、技术难度高、垫资较多工程资金支付不好、工期质量要求严格苛刻,则应采用比较高的报价,此种即为盈利型报价策略。
3.2竞争型投标策略
投标报价以竞争为手段,以开拓市场、低盈利为目标,在精确计算成本的基础上,充分估计各竞争对手的报价目标,以有利的竞争报价达到中标的目的。该投标策略遵循市场经济竞争的法则,通过强有力的价格优势战胜对手,最终在竞标中胜出的投标策略。
采取这种投标策略的条件是经营状况不景气、或者接受的投标邀请较少或者中标比较少、市场上竞争对手有威胁性必须采取此种策略、或者开拓新市场试图打入新的区域、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或材料等四新技术,而且招标项目风险小、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或附近有本公司其它在施工的项目。这样部分机械可以就近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机械设备进出场成本,则可以压低投标报价,力争一举中标。
3.3生存型投标策略
企业在投标报价时不考虑赢利,而是以争取中标机会目标的一种投标策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常会面临发展困境,资金不足,技术实力不够及中标机会少等这样那样导致企业停摆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由于社会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承包商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在这种环境下参与投标的经济活动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因此,此时为保证经营活动持续性就显得比较重要,企业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中标,通过项目运营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因为生存为重,只要占领市场能维持生存渡过难关,就会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有工程的投标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和也不是生搬硬套的,也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对于每一次投标,对建筑企业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而言,都是一场“战役”,只有综合企业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各种投标策略和技巧,善于总结成功和经验与失败的不足,才能在投标的“战役”中会胜多败少。
参考文献:
[1]甜甜杜.探析建筑招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J].建筑发展,2019,3(4).
[2]阳宇刘.论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运用[J].建筑技术研究,2019,2(8).
[3]恒玲胡.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J].建筑发展,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