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何见晖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何见晖
[导读]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技术教育和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技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东莞市技师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技术教育和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技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职业培训和教学标准要求后,应针对目标发展中的现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进行改革,为有效培养技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供帮助。本文就相关培养策略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学生核心能力;有效途径


        引言
        由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技校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了许多老师的重视。作为技术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它是“百科之母”,而职业核心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校语文教学与核心专业能力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学生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核心专业能力的综合途径,以期帮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技校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联系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在未来的工作中,学生不仅应具有专业的工作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关键的专业能力。这是学习者职业生涯中的一项核心能力,可以支持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伴随个人生活而成长。特别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自学、沟通表达、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创新以及外语的使用等八个方面。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学习、工作、再就业和职场升迁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好地调适职场压力。
        (二)语文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生可以从他们已经习得的语言技能入手,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并在各种专业技能上进行提高。核心能力的发展体现在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上,语文学科的研究主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处理信息。此外,它还可以使学生彼此合作,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养。将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来学习,增加各种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技校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完善评估机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素质。
        二、技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校语文教学处于长期不受重视的尴尬局面
        技校的教学始终侧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对文化课程的教学缺乏重视也导致了进行语文教学的各种困难。大部分学生对上语文课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会出现学生上课睡觉、说话、搞小动作等不良行为,这严重破坏了课堂秩序并影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技校中,由于学校和学生不够重视语文学科,认为语文是可有可无的科目,所以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备受打击,更不要说去研究各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和过程主要基于多年来的经验和固定模式,这导致了上课时教师偏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满堂灌,使语文教学缺乏深度。教师抱着只要完成任务就好的态度开展教学,不但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更不注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三)技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技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薄弱,对文化课程有一定程度的抵触。很多语文老师只是将授课视为一项任务去完成,而不会过多地关注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水平或其他客观因素,他们仍然会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程序进行教学。结果大多数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老师课堂上所教的内容,也逐渐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导致语文学习不求甚解。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不仅会增加技校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心理抵抗,而且会使技校的语文教学复杂化,这不利于发展和提高技校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三、技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分析
        (一)立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在技校进行语文教学时,有必要根据与核心专业能力相关的培训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技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应与普通中学教学模式区分开来,应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基础水平来进行教学。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技校应更加重视语文教学,重申并认识到其在发展和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研究更多的教学方法,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进行个性化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从而更好地进行各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在烹饪专业授课时,可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工科专业授课时,可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技校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使用多媒体、微课、腾讯课堂、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提早收集数据,分析、总结和完善授课内容的主要思想,提取授课要点,巧妙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信息化学习中。例如在录制语文微课时,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与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百度百科、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等年轻化的平台去收集学习资料,提取信息要点,然后进行总结汇报,从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通过这种让学生实际参与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倾听和学习,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推进技校语文教学工作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阶段开展教育工作。教师应根据技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情况调整教学难度,可先降低门槛,然后根据实际学习情况逐步调整教学难度,方便学生接受后续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满足感,使他们更积极、更配合地进行语文学习。
        (四)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技校教授语文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于日常生活,可以将其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教科书中的文章作为“入门”,并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使用,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分享或讨论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技校的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体会生活道理又能  让学生根据环境的改变做出自己的选择。
        结语
        在技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自我表达和沟通,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加强学生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将来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满足市场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瑜.技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J].知识文库,2020(23):76+78.
        [2]张雯.技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分析[J].汉字文化,2020(20):94-96.
        [3]孟海花.技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  0(10):154.
        [4]卢锦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与效果评价研究——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J].作家天地,2020(06):107-108.
        [5]李炳林.技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371-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