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的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 赵东波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赵东波
[导读]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水资源。
        敖汉旗水库灌区管护中心  内蒙古赤峰市  024300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水资源。伴随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水利工程进入快速建设时期。灌区水利的组织结构与运行体系无法脱离信息化技术,可以强化灌区水利项目的调度水平与管控能力,通过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水利工程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近年来,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行业和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而对于灌区水利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也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向,并且也是当前水库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于灌区水利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管理质量的改善来说至关重要。
        1水利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灌区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如果能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将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于灌区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可以针对项目整体开展实际管理工作,避免从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环节分别开展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量,在对灌区水利建设过程采用系统化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若是能够在管理中找到问题或者漏洞,及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根源上进行完善,这样可以使项目的管理更加高效率以及详细。查看费用的成本以及资源损耗情况,更加方便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除了这些信息技术当中的智能解析,对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更加系统的管理,并且可以把管理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灌区水利管理系统的水平,给水利系统的成立提供技术支撑,针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言,不仅能够为水利工程管理带来很好作用,而且还能对管理系统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总结和管理,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这种技术有很强的精准性,针对传统的人工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对其进行弥补,并且能够快速发现在管理系统中所出现的纰漏,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计算出处理对策以及方案,并且可以把系统管理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性进行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领域逐渐体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形式,这是由于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所影响,而且信息化技术也已经被各行各业所普及使用,其中,水利业也不例外。
        2灌区的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
        2.1灌区基本水利数据数字化
        灌区水利管理当中的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比较系统化的工程。但是在存储灌溉区的相关文本以及图片信息时,自动收集时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手动输入的方式完成水利信息的导入。纵观我国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发现水利管理信息化属于一项比较艰巨且紧迫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信息化的价值,同时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2.2灌区管理功能
        1.闸控站。灌区中心站管理者可以集中监控各闸控站的水情工情信息,获得实时的降雨量、内外河水位、闸位等信息,监测各闸控站的水量、流向等灌溉信息,监控各站的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事故概率,提高灌区运行的效率,完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水平。2.信息化系统。灌区中心站管理者可以集中监控各测控站RCU的运行状态,远程组态配置各站参数,实现故障监测和及时维护,提高信息化系统测控设备的管理效率。
        2.3系统结构
        互联网可以将信息数据加强交流转化,通过商务交流的方式对网络结构进行定位,更好地实现基层管理的目标,这样也能够为水利工程带来多渠道的管理途径。灌区水利需要将系统结构和业务进行有效连接,管理人员对管理内容全面把控,在业务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实现平台内部信息化的循环利用。

当管理系统的检测数据和信息被收集之后在信息化系统内进一步将工程信息进行加工,深度分析系统数据,为灌区水利现代化改造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在后续水利工程的发展中,也能够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相互结合,实现灌区水利和其他工程的共同进步。
        2.4加速信息化运用宣传力度
        1.灌区水利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力度,尽量要求每一个水利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信息化技术实现,进而可以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2.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管理者提供培训机会,让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和具备新的技术,在后续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才会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灌区水利建设中,能够为管理者培训工作提供便利,也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切实提升灌区水利项目的管理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现在也体现在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家在生产方面带来了一些优势,同时能够在生活方面带来很多的便利,而在水利领域的进步,要合理地运用该技术,不仅能够给管理方面带来很好的成果,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从而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去工作。
        2.5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及能力
        对于灌区水利管理工作来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都会对国内工作开展的实效带来影响,所以提高人员对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具有重大意义,能够确保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针对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来说,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就好通过技术培训等途径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于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其工作水平和岗位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在专业技术培训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为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力量。除此之外,为了推进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成为关键路径,有关部门需要将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得好开展信息化建设教育,让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这对于现代灌区水利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2.6重视灌区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
        重视维护管理工作,可以使得灌区水利工程的具体效益得到大大提升,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维护以及管理对灌溉区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其重视起来。除此之外,需要定期完成灌区水利工程当中各种结构以及设备性能的具体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使用针对性解决措施,以保障灌溉工程在安全以及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2.7灌区水利建设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科学技术水平或者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灌区水利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社会各界关注度也是有目共睹,政府部门也持续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为了提高灌区水利建设的质量,做好建设管理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信息化技术在灌区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虽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为灌区水利建设发展点明了未来的发展动向,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灌区水利建设的投资逐渐增大,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成熟,会促进灌区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结语
        总之,在灌区水利当中设置通信系统以及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使得灌区水利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灌区水利工程的具体管理以及维护,最终可以促使灌区水利管理实现现代化以及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作佳.东港灌区信息化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4):117-120.
        [2]徐建新,白雪梅.灌区水资源实时优化调配决策软件研制[J].水科学进展,2003,14(2):178-183.
        [3]周密,章回,许纪富,等.农田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J].山东水利,2003(7):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