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 李玉兰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玉兰
[导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周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园林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

        南宁市规划服务中心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周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园林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不但能美化城市,净化空气,还能保障居住环境的良好。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在景观园林工程中,不但加快了园林的施工进度,也给园林增添了不少新鲜与活力,增强人们的体验感,提高景观园林整体的质量。本文借此对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实践展开探讨。
        1.园林景观工程的内容
        在我国的很多大城市中,园林景观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造与自然合理结合的产物,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但为城市的构造添砖加瓦,还能很好地保障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无论是树木加工、栏杆搭建,还是管道铺设,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应用新的技术与材料,以保证质量和美观。纵观现代化的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主要有以下的特点和内容:(1)施工内容多。创建园林景观工程的目标之一是优化环境、提高质量、舒缓居民的身心,这就需要施工团队在进行设计与施工作业时必须考虑到景观造型、流水设计、光线照明以及植物搭配等多方面的事务;(2)施工工艺复杂。进行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工序,也涉及诸多建筑行业的知识,同时融合植物栽种等专业内容,还要将两者进行搭配与融合,有一定的审美艺术,比如草坪植物景观的设计技术、砖墙景观的设计技术等等[1];(3)后续养护工作。景观园林工程的技术与材料应用,还需结合后续的管理维护应用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且包含如日常管理、翻新改造、整体布置的内容,因此各方面都要注重协调,强化布置效果[2]。
        2.景观园林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2.1新技术应用原则
        首先是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原则。要确保景观园林的长远发展,就必须确保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所以在应用新技术时要在遵循不破坏植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用,同时确保能提升景观施工建设的效率,借助植物景观多样性还能从整体上提升园林工程的质量。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城市中园林景观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因地制宜,合理整合新技术投入施工中,才能最合理科学地创设符合人们需求的景观园林工程[3]。
        2.2景观园林工程应用新技术的实践
        如上所述,进行景观园林工程设计施工时需要结合其不同的需求选择新技术,以下探讨分析几种常用的技术。首先是雨水回收技术。当前我国大力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在各方面都注重绿色施工的环保性,因此提倡景观园林工程中积极应用雨水回收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园林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还能向游客或市民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的理念。在雨水回收系统中包含有输水系统、集水器、配送系统、净水系统以及贮水系统,回收过程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渗透土壤、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虹吸排水槽、沉淀观察井、提高与控制回用率、雨水蓄水系统。在该技术的应用下,景观园林工程整体的施工更为简单,回收雨水的系统是通过模块拼接的方式形成,不需要大型器械参与,所以简化的应用的施工过程。再如运输上是以分体式设计的方法,可根据需求随意拆卸模块,很好地节约了运输的空间,其灵活的设计还能在形成的模块水池中不受到空间的影响与限制,在园林的任何位置都可安装和应用,使用的寿命长,施工工期短,具有环保的显著特征。其次是微灌溉技术。由于景观园林中的植物较多,日常的灌溉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应用的灌溉技术不但要确保雨水得以回收,还要满足景观园林灌溉的需求。所以要在园林景观的地下预埋管道,确保其覆盖园林景观各植物种植的各个领域,再安装可控微型喷头,将雨水收集提供给植物喷洒。


再者是膨胀防水胶技术,这种技术是针对管道接头长期处于地下的情况,避免受到周围压力而即使修复地下管道漏水的问题。最后是地面铺装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园林景观整体的呈现效果。在进行铺装时,施工人员要考虑园林整体的景观搭配度是否与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符,整体施工的进度是否满足质量的要求等,严格参照施工图纸和建设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地点与时间,确保地面的铺装和园林共同建设同步进行,稳步推进。
        3.景观园林工程新材料的应用
        3.1新材料的应用原则
        在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材料的原则首先为安全性原则,任何材料的选择都应将安全性的保障放在首位,若应用的材料本身有毒性或是质量问题,必然给整个工程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施工设计人员应将施工材料与景观园林的建设需求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和其他建设材料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利于工程安全施工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其次是功能性的原则,众所周知,景观园林工程的建设是为广大民众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健身运动行走的活动场所,所以应用的新材料必须具备这些功能,才能整体上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竞争力[4]。
        3.2景观园林工程应用新材料的实践
        多年的应用实践发现,不同区域和形式的景观园林工程应用材料的差异性非常大,这要求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结合实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新材料。比如以竹林环保型为主体的景观园林工程,目前这种工程在我国的建设和应用中还处于探索性的发展阶段,而其中也涉及很多材料应用的技术性问题,比如竹子内部需要作热处理,要消除竹子内的糖分,确保其内部不再是微生物或细菌生长的温床,才能解决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竹林虫霉等问题,最终促进以竹林环保型为主体的景观园林工程的发展。另外,该类型的景观园林工程还有其他的优势,这里将MOSO竹林作为案例进行介绍,比如其硬度与耐久性非常好,与景观园林中高强度客流环境的需求相符。再比如具备很好的抗静电和抗过敏的功能,也与现代化的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中的环保理念相符。还有就是资源丰富,竹子是一种生长非常快的植物,在设计施工甚至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不看法森林的情况就能收割,再加上其他植物的种类非常多,与竹子搭配相得益彰。其次是透水材料,研究显示透水混凝土具备15%~25%的孔隙,每小时透水的速度在31~52L/m范围,比日常的降雨和排水配置排出速率高得多。因此,应用透水材料的优势对景观园林工程而言非常显著,比如透水砖,其保水性和透水性都非常强,非常符合工程使用的需求。若进入雨季,该材料就能将雨水渗透到地表,同时自身储存一定的雨水,进入指定区域,很好地收集和利用水资源。若为晴朗天气,原有储存的透水砖还能透过阳光照射将储存水汽用于滋润园林景观,在达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同时,还能增加空气的湿度,为人们营造更舒适的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工程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更多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可供选择应用在各地的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与构建当中。鉴于此,相关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或其他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各种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结合景观园林工程建设所处的不同区域或地段,选择与之相符的技术与材料,挖掘其应用优势,在秉承环保、节能、绿色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发挥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价值,最终促进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防.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0):211.
        [2]黄力飞.市政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J].现代园艺,2016,11(20):208.
        [3]王庆.市政园林景观工程中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11(2):197-199.
        [4]冷清波.关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分析[J].消费导刊,2015,2(12):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