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源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1100
摘要:质量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非常关键。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重要。在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原材料相对较多,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及储藏条件。如果不能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现在,在建筑行业,由于材料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在少数。这些质量问题不光会影响建筑本身质量,也会影响施工设备,缩短施工设备的寿命,降低施工效率。例如在建筑过程中,选用石灰变质或硬化,就直接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此外,施工过程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要求,也会减轻建筑的后期维护工作负担。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素;探究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意义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和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用户安全使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技术、严格的把关、精心的管理来确保工程质量。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2.1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从国内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安全与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其日常管理工作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这可能造成工程在施工时,使用了不合理的技术,整个工程的流程也不规范,或者工序混乱等情况,这样不仅可能使整个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这对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2.2材料原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二是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在建筑工程当中,有时会出现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不佳的问题。供货商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在供应材料的时候会在其中掺杂一些劣质材料一起供给建筑公司。除此之外,建筑公司材料负责人员在购买材料时,故意订购一批质量低于标准的材料。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订购费用,剩下的钱也都会进入自己的腰包。以上两个原因,都会降低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劣质材料一旦被运用到建筑工程上,就会威胁到建筑的总体质量。
2.3施工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也是关乎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施工者,普遍文化程度低,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也了解甚少,个别素质较低,存在不配合管理的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这些不足可能会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另外建筑施工者都是远离家乡,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职业认同感低,造成了心理上也存在缺失。因此,也要关注这些人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带薪休假福利,保障施工者的劳动福利,施工者心情舒畅了,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2.4管理机制不完善
拥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使整个项目得到更好的维护。但当前国内建筑单位,普遍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省员工成本,对管理部门进行削减,一些管理人员甚至兼着多个岗位,这样就导致他们很难对各项管理做到有效兼顾,一些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与落实,而且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这些都对整个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水平
首先,需要做好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对现场情况及设计要求深入了解,进而合理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好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3]。最后,监管人员需要发挥作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始终尽职尽责,同时保证各类专业从业人员都要持证上岗。
3.2设立严格的监察制度
关于设立一个严格的监察制度,该制度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来说。在购买建筑材料这一块设立监察制度,可以防止采购人员利用私权,也可以防止供货商提供劣质产品给建筑工程。关于具体的实施措施,笔者有以下想法。对于采购人员的采购,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管,一旦发生建筑材料不达标或者贪污采购费的行为,监督人员和采购人员一同承担责任。对于供货商所提供的货物,需要有监察小组进行检查,倘若因为自己的失职导致劣质材料未被查出,导致完成的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将追究其责任。笔者相信,在严格的监察制度之下,可以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质量的追求。
3.3施工方法的管理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诸多先进的施工方法得到利用。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下,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施工环节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而便于施工人员熟练利用施工方法。部分施工项目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把握好施工环节,做好质量验收工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3.4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有所保障
材料质量直接组成了项目的质量,因此对于所选择的材料的质量要有所保障。与此同时,材料的质量高低还影响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程度。所以,有关的材料质检员和负责人要严格挑选建筑材料,熟悉相关的规制制度,在材料到达现场后还要进行质量抽查,为工程的安全展开提供保障。为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日后用户的安全,要严格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程当中。
3.5提高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1)成立专项资金。加强信息化软件的开发。目前,我国对建筑行业有一定的扶持,施工单位要抓住机遇,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推进信息化进程,减轻企业经济负担。(2)培养人才。企业要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入。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信息管理人才负责执行和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应注重信息管理者的作用,在留住自己内部人才的同时,还要引进外来人才,提高信息管理者的待遇,形成稳定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信息化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3)系统化管理信息。打造综合办公系统,各个分支系统并存,及时分析分支机构的数据信息,实现各个分支机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数据传递工作量,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
3.6完善管理机制
建筑单位要对其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严格相关规范,进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企业要按照工程实况,组建管理队伍,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有足够的人员进行管理,保障其专业能力能够满足管理需要。可以借助数字工具,建构起科学的参数模型,然后对各个项目的信息进行管理与整合,并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与更新。要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切实发挥管理作用,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为此,企业要注意管理人员的质量,吸收专业人才,确保其能够胜任管理工作,保障管理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态势一片大好。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注重质量管理控制,把握好控制要素。
参考文献
[1]马清明.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8.
[2]王喜民.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地产,2019(24):63.
[3]朱振源.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地产,2019(24):74.
[4]黄永.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19(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