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大力支持,当前经济正在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紧跟全球化的趋势,就需要继续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此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这也可以促进国家向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要及时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BIM和大数据技术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趋于频繁,高层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展,促使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同时也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单一,手段落后,BIM技术的出现及引入,极大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深度,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模型技术,它是结合建筑工程图纸利用三维建模来将工程项目可视化,BIM三维模型可以反映建筑工程中的所有构件信息及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动态的演示施工过程,这样可以较为直观地将工程信息和参数传递给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图纸复杂,信息烦琐,施工过程管理难度大,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工程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数据,并组成一个系统,便于随时查阅,这样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动态的三维模型合理安排,加强重难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和高危作业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质量。由于BIM技术可以同步实现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所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应用BIM技术可以简化质量管理工作。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的一种趋势,为了更好地普及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一定要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合理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BIM技术主要特点
2.1BIM技术应用可视化
BIM技术应用具有可视化,其可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参数,展示出建筑物结构的三维、四维效果图,进而为建筑工程项目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直观的参考信息,让其明确施工要求及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特点,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量、高精确性进展。
2.2BIM技术应用协同性
BIM技术应用具有协同性,其可汇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对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信息及需求进行整合、协调,并将整合信息进行共享,进而满足各个部门、施工环节对施工参数的需要,为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的顺利性、配合性奠定基础。
2.3BIM技术应用模拟性
BIM技术应用具有模拟性,其可对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开展内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模拟,进而可对其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推测,进而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及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最终有利于项目进展方案的最合理确定,推进项目管理都会平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BIM和大数据技术应用
3.1建筑工程BIM技术在质量管理环节的应用
首先,明确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及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其次,根据确定的技术规范及工艺流程标准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BIM模型。第三,借助BIM模型录入并共享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及构件的规格、数量、品种等,对入场的材料及构件严格按照标准检验。第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针对BIM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比对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找出并解决质量偏差点。
例如,根据BIM模型中储存的优质材料供应商数据,可解决建材质量问题;通过BIM模型虚拟施工可以形成施工机械调配方案;借助可视化3D模型,能够充分分解施工图样,解决技术规范不统一及工种协调不力等问题。第四,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及处理进行三维仿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级别。
3.2BIM技术在工程进度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常态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其管理流程较多、管理工作量大而且管理方式也较为固定。当其中某个管理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及项目施工进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融合BIM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管理及施工进度的有序稳步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可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管理实际需求、施工现状等各项工程项目程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并将其上传至BIM技术平台,借助三维立体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并将得到的参数值进行储存共享,以此为项目管理、项目进度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借BIM技术构建工程项目模型,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进行准确地计算分析,进而得到极为精准的参数数值,而且还可以借助建筑模型分析项目建设计划、各项参数等,制定完善的人员设备、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统筹化管理,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在既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3.3BIM技术的危险源管理
建筑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均存在危险源并可能出现新的危险源,因此危险源识别应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阶段。施工前,在BIM模型中添加施工进度计划形成4D模型,借助Navisworks软件模拟施工预先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在模型中做好标记;结合类似工程危险源数据库发现未被识别的危险源;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三维展示已标记危险源的建筑结构和施工现场,组织开展危险源专项会议,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积累发现并补充危险源。施工中,现代智能设备的定位监测结果通过WSN传感器发送至BIM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危险源情况。施工后,通过检查施工资料、约谈工作人员等方式发现本项目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补充危险源数据库、为下一项目提供参考。实现全面识别危险源。将已识别的危险源与清单中参数化标准对比,是否满足检查标准、是否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用绿色标记安全的危险源,存在隐患的危险源进入下一级评价;本体系采用LEC评价法,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在危险中的频数、事故产生的后果三方面分析,相乘的积(D值)越大越危险,根据D值把危险源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不同颜色标注.
四、BIM国内发展研究
BIM技术的应用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BIM的管理思想有助于建筑产业的发展,BIM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施工的效率。BIM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风险,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目前,我国缺乏一个动态的管理框架来规划建设计划,导致建设项目资源分配不及时。动态施工计划图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基于BIM技术,其可以标明建筑资源的详细信息,如人、材料和设备与每个节点相关联的工作任务,并使用任务节点对其进行控制。其优点是降低工程造价预算,保证工程资源的供应,合理准确计算工程款,减少甲方与施工公司的纠纷,可以实现施工阶段的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应用BIM4D技术有效改善了对项目的可视化管理,其可以创建一个准确的BIM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3DMAX动画技术相结合,实现基于BIM的建筑结构的优化建模,这为项目的全过程可视化提供了更现实的基础.
结束语
BIM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新型手段,无法取代项目管理。但应用BIM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益,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建筑行业内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居舍,2020(22):125-126.
[2]李俊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名,2020(07):68.
[3]徐鹏飞,李晋,孙继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S1):235-237+247.
[4]曹坤.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20):151-152.
[5]陆培争.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