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由晓磊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由晓磊
[导读] 现如今,我国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城市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开发的施工项目为建筑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6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城市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开发的施工项目为建筑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建筑市场的日益繁荣。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建筑企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但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在管理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只有不断的解决并完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管理目标的完成,才能使建筑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管理优化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使得企业主在工程项目中对经济效益日益看重,而工程效益背后的管理方式被忽视了,进而使得工程项目上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到位,导致管理模式采用行政管理手法和强制性的模式,这样的方法不能对工程进行有力的引导,还有的企业管理工作者没有战略意识和较远的格局,没有真正创建和现代工程项目互相匹配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结果造成项目劣势突出。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会影响建筑工程后续的成本控制与经济收益,因此在挑选施工单位与采购原材料时要仔细斟酌,对各单位报价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筛选,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合同要求进行选择。由于招投标过程没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在招标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具备专业招标资格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参与组织招标工作时,自身不具备优良的评标素质,也没掌握相关的招标法律规范,这样就不利于建筑工程招标工作的开展。还有一些主管或是领导人员由于自身掌握较大的决策权,不采用招标信息共享,导致招投标信息不透明。甚至在建筑工程的招标过程中产生了贪污腐败的现象,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定期督查招标工作,便让一些怀有个人利益想法的招投标工作人员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私下勾结,严重影响了招标的透明性。
        1.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对组织管理问题不重视,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工程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工程操作规范普及,导致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规范操作,造成众多的工程安全隐患。例如一些新参加施工建设的人员,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脚手架的安装内容,而在工地也没有从施工单位处得到如何规范进行脚手架搭建的具体讲解,导致这类工人在搭建脚手架时操作不规范,其搭建的脚手架成为工程中较大的安全隐患。
        1.3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许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建筑企业管理不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短期经济回报,完全忽略了建筑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建筑质量问题频发。为了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效益,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的情况,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管理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优化
        2.1材料管理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其次,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择最佳的管理环境,从而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最后,在对施工材料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严格地把控,做好每一项施工材料的使用记录,以免造成大量的浪费。
        2.2强化资源配置,保证项目的管控
        建筑工程是发展管理模式中将资源配置有效的强化,并对其进行高效的项目管控。那么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运用能够在借助信息化系统中和工程项目当前发展目标,综合多方面的数据配对和研究,利用对人力资源方面、能源资源方面和材料资源方面的合理配比,对当前的资源进行补充,使得传统管理模式再分配阶段中规避了单一性与片面性,能兑现工程项目在应用中的流畅性。进而,创新的管理模式对配比的过程是对工程发展的管控过程,利用这种情况来发展建筑单位在生产和管理的阶段有效的掌控,确保施工的安全与实际的要求指标,进而能够在企业上更好发挥管理效果,保证工程应用的统一性与协作性,能够有效地针对目前不一样的施工状况。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使得管理制度提升,也是工程项目合理应用提供发展和保障。
        2.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就应从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入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当建筑企业完成项目招标后,管理人员就应当从建设合同的各个方面切入,对各施工要点进行严格审核和仔细检查,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归纳,以保证历史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建筑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升级和优化,构建严格的管理程序和精准的规章制度。对于招投标结果,要保证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及时将招投标结果上传到企业内部的网络共享平台,对各建筑项目所涉及的施工要点进行及时审核和公示。另外,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做到建筑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并严格按照国家已颁布的行业标准构建建筑管理人员资源库,除了对管理人员的高素质要求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检测建筑项目所需采用的大型设备,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严格把控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保障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4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
        工程质量监督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督工作到合格与否与建筑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导致建筑在落成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该体系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确切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对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到每个负责人头上,确保出线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此负责的人员。在发现不符合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的作业后,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苛的问责,仔细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确保不会再出现相同的错误。同时,建设单位也可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对监管得力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奖励,对监管十足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处罚,保证整个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时刻绷紧心中的弦,对工作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结语
        建筑行业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定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加强和落实,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在问题中不断改进与学习,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制度进行完善。时刻关注建筑市场发展动态,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在工作中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与时俱进,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19(12):144-146.
        [2]倪红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45-146.
        [3]丁海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J].低碳世界,2019,9(10):181-182.
        [4]王隆彬.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60-161.
        [5]刘文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06):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