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王璇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璇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和建设规模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

 

     

        北京永拓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和建设规模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程度也逐渐加深,建筑类型和工程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各种大规模,大型的建筑拔地而起,从而就引出在工程项目当中的预算成本问题,合理应用整体施工工程的预算,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益,从各种角度来论述此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结果,对此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还有其它行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配合。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建筑施工单位在促质量、保安全、抓进度的同时,也应将成本控制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规划当中,旨在通过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指标。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单位有着策略性成长的成本控制益处,工作中取得更高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单位运行和工作的目的,而工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就是达成这一目标方针,实现自身产能效益提高,加深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核心要素就是用尽量低的成本价值来利用自身工作和各种优势调节来换取尽量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达到自身目的,提升扩张自身经济。
        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统筹管理有着提高作用,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可以从中提取相应能够反映的信息,能够统筹观测工作中的整体分配,比如工程效能的体现和利用,反映着跟成本有关的各部门工作的宏观进程,从而对劳动力生产力的合理利用,对资源更加完善的管控和分配模式都有着优化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项目水平。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2.1 加强人才培养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要想全面控制各方面施工是很难的。尽管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施工新技术得以应用,但是,相关人才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这也使得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为了提高建筑质量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建筑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相关高校进行对口合作,提高人才的待遇水平,防止人才流失。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培训部门,定期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要根据管理对象的差异进行多元化分类,确保专业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建筑成本和质量管理的要点,提高安排组织、应急处理等管理能力。
        2.2 过程监测检查
        监测与检查是对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以增强方案的实效性。比如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等要素进行统一监管。人的要素主要是指由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现场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应当树立责任意识与成本意识,杜绝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应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纠正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应对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以降低建筑工程的返修率,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以高空施工作业为例,如果缺少现场监督检查的环节,作业人员可能会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甚至在施工过程中,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如果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不仅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单位也会承担巨额的赔付款项,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对每一个分部工程以及分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与检查,如果发现材料浪费现象、违规操作现象或者偷工减料的情况,应追究直接责任人以及上级主管领导的责任,根据企业内部奖惩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3 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的制度基础和前提。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必须要对成本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同时根据不同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流程,从而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明确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开展相应的工作。首先,明确成本测算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规定项目中标后由哪个部门负责成本测算、用多长时间完成、组成成本的各种要素都是哪些等。项目中标后的成本测算可以作为项目后续成本控制的基础,后续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调整都以此来进行展开。其次,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再分解,将指标分化的越精细,成本测算就越准确。在成本测算同时,要明确完工考核评价制度及奖惩措施等。最后,在制定整个成本控制的制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使得成本控制制度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否则即便制度建立的再完善也很难顺利实施。为了防止制定的成本控制制度脱离施工的现实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一线施工人员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制度。
        2.4 成本管理信息需求分析
        (1)成本预算信息需求,按照现阶段的工程造价模式,工程预算主要按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种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将工程的计价方式按照一定规则分拆成清单项目,然后根据每个清单的工程量和行业定价标准进行成本计算,以此为基础进行成本的计划和管控。
        (2)成本管控信息需求,成本管控阶段依据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进行推进,成本管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工作内容有: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的优化、变更和比选,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记录,项目人员、机械、材料等的调配和施工,工期进度计划的调整,施工工程量的统计,施工工程款的支付,以及工程完工后的验收、支付和结算等。若是总承包项目,那么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分包方的过程管控和成本管控信息。
        2.5 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变化问题进行严密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工作中,变更问题一定要管理严格,因为每一次细微的工作方案变化可能都会对整个施工工程工作带来很大的改动,这就会导致不必要的预算成本增加,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对于施工方面的合同包括方案进行严密管控,确保不会现各种意外的问题,对整个工程的科学性,精密性等进行监督,来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变更状况,若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无可避免的变更状况时,那就需要在双方通过全局思考协调研讨之后,探讨出合理的修改措施,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变动带来的经济成本损失。
        2.6 改进成本控制的手段
        (1)建立成本控制的预警机制,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要求主要部门参加,对核算数据进行准确地分析,不能只是表面简单分析汇总,应把预算的数据与核算结果的差异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差异较大的数据要认真进行再分析,总结经验不足,最终做到事前成本能够有效控制。(2)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电子台账,能够快速地统计进行分析测算,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3)将成本控制前置,在招投标阶段就介入成本控制,为后续投标做决策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4)成本管控与施工项目组织充分结合,做好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优选施工方案。
        3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关系到整个项目建设的经济利润等等,只有将这一工作做好,牢牢把控住成本具体管理工作,处理好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侧重点,才能将工程工作达到预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砖瓦,2021(03):97-98.
        [2]赵瑞.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 砖瓦,2021(03):195-196.
        [3]吴兰.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及合同计价模式研究[J]. 北方建筑,2021,6(02):7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