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90019930805XXXX
摘要:本文对居住区主题景观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人性化不足、忽视地域环境特色、缺乏思想内涵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新中式主题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要求设计者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地域环境特色,对景观功能区划分、文化创意点设计与绿色亮点配置方法进行分析,使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住区;主题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在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同人们居住环境息息相关,并关系到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先进思维引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使园林景观整体功能性、生态性、美观性相协调,根据不同居住区主题特色进行设计规划,使人们个性化住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一、居住区主题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一)人性化不足
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与常规居住区相比,主题居住区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但当前不同城市居住区大多存在人性化不足问题。因设计者技能水平、沟通、居住者需求等多项因素影响,人性化设计常常被忽视,一些景观设计不够系统规范,只可外观不可近看,且实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往往考虑不周。
(二)忽视地域环境特色
部分景观设计与地域环境特色严重脱节,导致景观设计难以充分展现出其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的作用。首先,景观设计人员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可谓是海纳百川,欧陆风格盛行,对本土文化继承与弘扬带来较大阻碍[1],未与当地地域人文有机结合;其次,在绿化设计中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过度追求奇特的植物,盲目引进外来植物,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植被生态系统不稳定。
(三)缺乏思想内涵
当前主题景观设计普遍存在孤立设计问题,忽视与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间的联系,一些居住区设计缺乏思想内涵,许多设计者照搬模仿,但常常仿造其形式,未能吸取其精髓。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部分住宅小区的构筑物设计直接挪用国内外公共建筑或景观小品拼凑,无法体现主题本质特色。此种抄袭设计毫无意义,最终只能成为各类景观元素拼凑的试验场,忽视住户的情感需求[2]。
二、新中式主题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一)项目概况
以某居民区为例,该项目东侧为环城水系,南侧与天山公园相邻,北侧为山湖公园,占地面积为66462m2,总建筑用地25264.2m2。小区基地为长方形,内部地形与周围相比高出1.3m。该小区原本报批设计图中存在些许问题,即建筑分布均匀,开阔场地较少,缺乏核心景观主轴;围墙封闭为实体,与新中式景观设计不符。
(二)设计理念
根据甲方要求,该小区的环境绿化风格定为“新中式”,要求以“格物致知、理想生活”理念进行景观设计规划,在中国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带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场所,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碰撞交织。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式并非照搬传统园林中的某景观场所,而是将以往造林方式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起来,对视线进行精心打造,突显唯美含蓄、人性化的特点,以崭新的设计构思满足现代人的居住习惯[3]。
(三)景观设计
为了改善原本设计规划的弊端,设计者应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地域环境特色,坚持人性化原则,在设计理念引导下丰富内涵,对景观功能区划分、文化创意点设计与绿色亮点配置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景观功能分区。在整体环境规划中根据绿地使用对象不同,营造多种主题景观空间,促进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整个项目北侧为高层公共活动空间,可满足全年龄段居民休闲、活动需求,植物配置为树冠较大的遮阴乔木;中间为主轴形象空间,可供老人与儿童交流活动,组团中心绿地隐私与开放兼顾,配置灌木、草坪、花卉等,不但美化空间,还具有良好隔音效果,避免影响附近居民[4];南侧为高档公共交流空间,四周设置二级道路,中间为整体绿地组团空间,院落绿地以邻里交往场所为主,住宅旁边绿地主要为植物造景,配套公共绿地以出入口为主,注重商业与文化氛围创造;植物配置将传统庭院环境中的竹子引入其中,用竹子点缀营造幽静氛围,彰显高雅气质。
2.文化创意节点。此次项目的景观设计,结合新中式风格需求及当地文化特色,主要设计了三大创意文化节点景观。“画中游”创意文化节点位于3栋、5栋与9栋之间的公共绿地。此节点主要使用了新中式设计中的关键表现手法漏景。设计中的镂空景墙使用框景的手法框住了“画中游”的诗情画意景观。居民漫步其中,人走画动,移步换景,十分耐人寻味。“智圆行方”创意节点位于1栋、2栋与5栋的中间区域,设计理念源于老子的“智欲圆、行欲方”,意识是拥有雄才大志,行为必须要方正不苟,德才兼备。这一设计采用“方”和“圆”几何元素,通过二者大小、位置的不同组合,形成简约大气的画面感,如下图1所示。“墨香风韵”节点位于11栋与12栋之间的宅间绿地,主要融合了书法这个中式设计元素。书法广场中设计有“诗意山水”等枯山水微景观,由泰山石片石堆砌成高低错落之山峰,以小见大,营造诗情画意的山水之境。同时,中心广场也设置了户外石桌石凳,居民闲暇之余可以在此练习书法、切磋技艺、陶冶情操。
.png)
图 1 “智圆行方”
3.绿化亮点配置。植物设计从功能、科学、经济、艺术四大维度出发,选用当地乡土品种,因地制宜,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鸟语花香的特色新中式宜居环境。植物配置师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不仅需要人性化,也需要合理科学,从植物习性出发考虑配置,也需要紧密结合景观设计风格,做出设计亮点。绿化设计之人性化。考虑项目位置与建筑物朝向,南侧未种植过多大型植物,与楼房相邻处可重视落叶、开花、观色叶乔木,在西侧种植许多高大阔叶乔木,沿着道路布置乔木加绿篱,不但可遮挡马路灰尘,还可在冬季形成遮风林带,对夏季降低室温也具有较大作用。考虑宅旁绿地不但要便于居民行走,还需配备耐践踏草坪。绿化设计之合理科学。考虑需软化建筑线条的生硬之感,在墙基、角隅等地种植低矮植物;在宅间小路两侧草坪中设置大小乔木,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组团,充分体现自然性特点。绿化设计之中式特色。在植物配置时,结合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理念,精心挑选体现中式韵味的品种。春季为海棠、山楂、迎春;夏季为二月兰、杜鹃、马兰;秋季为金桂、红枫、金叶女贞;冬季为冬青、腊梅等。
结论:综上所述,优化居住区主题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能够为后续园林景观的高质量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居住区主题园林景观整体与地域特色的协调统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设计者应当能够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以人文本的原则,将生态特点、服务性、文化特色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切实体现其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创意性和亮点。设计出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主题园林景观,改善当前建筑设计同质化的局面,设计更多独具特色、绿色宜居的园林建筑,促进居民居住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贺明.新中式主题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以石家庄主语城居住区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翟倩.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解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9(6):00208-00208.
[3]毛媛.基于自然教育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20,46(22):150-152.
[4]罗文海.城市居住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浅谈[J].环球市场,202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