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山东)德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增多,现阶段,软土地基的公路施工一旦出现差错就很容易导致地基沉降或者是差异沉降过大而导致公路工程的无法使用,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和质量。基于此,文章将对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路基施工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为切实保障路基施工质量与效率,我们需将工作重点放置在软土路基施工处理环节,不断优化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流程,进一步提升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效果,使软土路基施工水平与工程总体质量管理目标相符。
1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结构及特征
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内部主要包括粘土颗粒、淤泥等材料,相较于普通地质结构的路基而言,软土路基内部结构孔隙率较大、含水量丰富,部分粘土地基中还存在一定的有机物。由于不同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高速路基中的物质会下沉并出现絮状结构。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软土路基内部含水量达到35%-80%时,孔隙率会达到1%-2%左右。同时,软土路基还会受到更加明显的剪切力影响,导致路基在实际运营期间极易出现流变性;路基在结固沉降后,会发生二次软土沉降现象,导致后期公路工程整体运维难度提升。另外,在软土路基受到较大震动或挤压力的情况时,内部结构强度更易受到不利影响。在软土的液限指数与压缩指数成正比关系时,软土结构重量及荷载可以有所恢复。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结构进行专项排水处理,也会导致软土地基结构速度与抗减强度逐步下降。
2常见的几种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2.1表层排水法
所谓表层排水法,实际上就是针对于软土地基公路工程中,在地表上的路基进行开挖,形成沟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地表水能够渗出,进而更好地减少在地表土壤中存在的水分,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性,从而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提供稳定且有力的施工基础。在工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开挖盲沟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施工团队应该加强回填工作,要使用具有较好透水性能的沙砾完成回填工作。而实际的沟通布局应该加强对地形和当地土壤的勘测和分析,要确保排水过程能够更加通畅,而路基和盲沟中应该做好碎石回填工作,并且如果是采用了埋孔管则必须要加强材料管理。
2.2砂垫层法
沙垫层法是目前在软土地基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就是使用一定厚度的沙垫层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排水效率。在实际工程中,沙垫层的具体参数应该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来确定,包括软土层厚度、软土层的压缩度等多方面的参数。沙垫层可以较好地提高沉降的速率,并有效地减少固结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其还可以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可以有效地降低一些重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阻碍。另外,在工程中,沙垫层法的使用效果较好,并且是施工过程较为方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垫层必须要具有双排水的条件,也不能过于厚,其路基的高度应该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场地与施工现场保持较短的距离即可。
2.3强夯法
强夯法是工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类专门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环境的施工方法。而实际上其主要就是通过具有一定重量的锤体在一定高度下进行自由落体,在不断的锤击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夯实效果。
我国引入强夯法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并且在多年来的应用和发展中也已经较好地提高了该工艺的安全性能和施工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强夯法的具体功效就在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并且能够有效达到抗液化和抗震能力。当然,强夯法也有其自身的使用条件,例如,对含有较厚淤泥和淤泥层的土壤来说,使用强夯法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所以强夯法应该根据具体的土壤含水量、特殊性质、粒径分布、孔隙比等进行合理使用。就目前来说,为提高强夯法的施工效率,在工程上可以采用复合处理的办法来进行施工,如以强夯加固法、强夯与沙井的结合等,这些对于一些特定的土壤结构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另外,在强夯法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施工过程以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并且要对表面的浮土进行严格的清洁,最后还需要加强质量的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2.4换填法
换填法本质上就是将施工区域的软土地基土壤全部清理出去,并且更换新土壤。一般来说,新土壤的性质都较为强硬,这些材料包括鹅卵石、片石、钢渣等。为更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施工中,相关人员一般都采用与机械设备配合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做好分层换填工作,并且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来对该区域进行压实或者是碾压的工作,确保其能够达到相应的压实度。在工程上,换填法一般都是应用于一些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环境中,特别是针对于粉砂土、腐殖土等,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季节性冻土中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当然,具体的施工工艺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来进行应用。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1技术准备
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之前,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准备工作,在具体施工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研究,要了解施工的具体状态与实际需求,并且加强对相应规范的认识与学习。施工团队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具体参数的收集,要针对于施工地区的土壤结构、地下存在的隐蔽工程、电缆光缆等的铺设情况等一系列施工资料进行研究。其次就是要加强对施工组织的设计,并编制好施工大纲。同时,单位必须要针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工程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材料和设备的检验。最后,则是要加强分析工作,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改进,调整下一次的施工对策,确保经济上的最优化、施工可行性的最大化、施工安全性最大化和具有一定创新性,最终还需要加强环保工作。由于施工包含有清理表面、测量放线、机械清淤、抛石挤淤和铺设土工格栅5个方面,其中施工团队必须要做好测量放线工作,要根据原始的基准点来确定中心的桩号坐标,并且在实际的道路中加强对其的标注,最后就是要根据相应的施工图纸与测量仪器来对路基坡脚、两侧边沟、路基边线位置等作好标记。
3.2质检和分析
实际上,在施工之前虽然施工团队已经选择了符合各方面需求且具有最好性价比的地基处理方案,但是实际上因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与干扰,所以在我国的公路工程中还是有很多软土地基处理失效的问题出现。所以,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在现阶段软土地基施工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并做好质检与分析工作。目前,软土地基的质检与试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在施工前根据相应的勘测结果来进行研究,做好室内的试验和现场试验工作。其次就是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检测工作,收集相应的检测数据。最后则是要针对于施工的经验进行分析,并且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对每个施工项目进行充分的检测,确保质量过关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流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是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点所在,也是目前我国着重发展的工程项目之一,所以为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还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分析与处理。
参考文献:
[1]郝小强.置换法在软土路基处治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1,47(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