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交通的迅猛发展,有关部门需要更加重视排查公路出现的问题。公路路基、桥涵工程中,环境、人为等层面的因素均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过检测及试验后,可通过试验数据反映实际施工状况,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开展提供依据。鉴于此,文章以公路路基、桥涵工程为背景,阐述了其检测和试验流程,重点对原材料、混凝土等方面的检测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基;桥涵工程;试验检测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也增加了对运输的投资。为了继续满足现代城市规划的需要并达到改善区域经济的目的,公路建设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最近几年国家也加强了对公路试验的投入力度,相关质量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公路运行安全,这就要求工程各方人员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及时发现公路病害,并降低公路安全风险。
1路基试验测试的重要性
作为公路管理部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应成为主要工作目标。如果要完全控制项目的施工质量,则需要加强公路测试和检查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应基于特定项目或测试检查项目。测试结果用作大型公路项目施工效果的参考数据,以便能够快速评估项目质量是否符合现代公路施工标准。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应用效果和寿命,这也是评估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路路基、桥涵工程的检测及试验流程
公路路基、桥涵工程建设前应做足准备工作,以便后续施工作业可高效落实到位。检测及试验需要紧密结合质量要求,引入先进的方法。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检测与试验,将其视为项目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应将主观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1准备阶段
以设计文件等相关工程资料为基本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创建标准化的中心试验室,配备高精度的主流试验检测仪器,抽调专员参与至试验检测工作中,给后续正式试验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施工阶段
2.2.1原材料试验
公路路基、桥涵工程得以建设成型的重要前提在于材料的支持,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对工程施工品质带来影响。对此,需以试验规程为准,由专业人员围绕各类原材料展开试验,分析其质量情况,剔除不达标的部分,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均可满足质量要求。按流程完成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具体程序:承包人原材料试验报告→监理组实验室按规范频率取样抽检原材料→复核、出抽验报告→监理批复或报中心试验室复核。
2.2.2工艺检验
在确定原材料质量达标后,需在施工工艺的引导下将其施工到位,组织工艺性检验可以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工艺检验应具有及时性,在各项结果均满足要求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由此,形成良性发展模式。
3施工过程中检测及试验的控制措施
3.1原材料方面
3.1.1水泥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做好水泥进场管理工作,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合格证明文件,按照水泥的生产厂家、标号等级等内容对水泥进行批次划分,方便后续开展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检验。其中,散装水泥和袋装水泥批次划分的重量有差异,前者批次划分的上限为500t,后者批次划分的上限200t,剩余不足划分批次量的均按照一个批次计算。若水泥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或者怀疑水泥存在受潮问题,可以重新开展取样复检工作,严格按照水泥检验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检验,确保水泥质量合格。
3.1.2砂子
根据公路路基、桥涵工程的施工需求,砂子以级配良好、足够洁净的河砂较为合适,此类材料的试验含多类细分内容,包含筛分试验、压碎指标试验等,通常每400m3需组织一次试验。在高速公路桥涵工程中可选择中砂材料,颗粒粒径不宜超过10mm,若筛分试验结果表明存在超粒径的颗粒,应根据粒径控制标准组织过筛处理。
3.1.3粗骨料
以硬度较高的卵石或碎石为宜,试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筛分试验、压碎值试验、含水量试验,每400m3的粗骨料则需组织一次试验,以便探明材料在级配、压碎值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遇到质量疑点时需组织复试,对粗骨料的实际质量情况形成准确认识,以便采取相适应的控制措施。
3.1.4钢筋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钢筋的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应详细查看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根据钢筋的钢种、等级、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对钢筋进行批次划分,从批次中抽样开展力学性能检验,保证质量合格的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及投入使用。在将钢筋进行批次划分时,可以按照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进行组批,保证每一批次的钢筋质量不超过60t。在混合批中,各个炉罐的含碳量和含锰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应不超过0.02%,含锰量之差应≤0.15%。
3.2路基系数检测法
路基的载荷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外力作用在此范围之外的地面上,则极有可能发生结构变形。如果变形稍微严重一些,则会严重损害驾驶舒适性,甚至会损害驾驶安全性。在此阶段,仅应用物理指标(例如对路基表面的压实度)无法全面突出显示和测量其变形,而可以与其他采集和测量方法集成,即基础系数用于反映特定的形状变量。基础系数属于一种抗力指数,应用此值的最明显特征是,它可以更直观地表示路基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突出了其应用价值,对于物理参数的把握具有较为准确的应用,针对性强。一般检测设备需要具备测量和荷载两个系统。荷载系统包括千斤顶、软管和加载板等。每个滚轮的运行基础数据对于测量的过程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3.3混凝土
公路路基、桥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在各类材料中的占比较大,其对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需加强对此类材料的质量试验与控制。在试验工作中,需重点考虑配合比的合理性,是由于配合比生产的混凝土在和易性、耐久性方面的性能均难以满足要求。配合比指的是水泥、集料、水等各类材料的用量关系,因此,在试验时需分别分析各材料的用量情况。经验表明,混凝土试配阶段需经过持续性的调整,最终方可得到兼顾质量要求和经济效益要求的科学配合比方案。混凝土工程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进场时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开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时,规定混凝土试件为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并将3个同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划分在一起。最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取小组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若有一个混凝土试件的测定值与中间值的差度过大,即差值15%中间值,则仍保持取中间值,但如果有2个混凝土试件的测定值存在上述情况,该组混凝土试件检测结果无效。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标准方式成型的试件置于标准养护条件下,即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养护28d测得的抗压强度值(MPa)进行评定。对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其测试抗压强度的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下养护,累计养护时间应为28d。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路基、桥涵工程施工中,为全面保证施工质量,需由专员围绕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组织检测及试验工作,根据所得试验结果分析实际质量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规避质量问题,以达到保质量、增效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鹏.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297-299.
[2]潘晓军.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及检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1):257-258.
[3]陈莉.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