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现状非常复杂,企业数量的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土建施工是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阶段,涉及的工作内容很多,很多企业在土建工程造价工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只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缺乏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手段,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直接增加了企业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企业要想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对土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及对策
1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相关概念与实际意义
1.1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内容
土建工程造价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成本和费用。从投标阶段到工程竣工阶段的经济投入由工程造价和其他费用组成。从形式上看,工程造价只是工程造价的一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增加固定资产作为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成本支撑。无论是决策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阶段,都要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实现对总成本的控制。施工企业对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要立足于土建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全过程控制策略,加强对造价和成本的控制能力,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在土建工程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2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意义
土木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可以促进土木工程监控体系的完善。在准确收集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土建工程潜在的质量问题,预测相关问题,明确土建工程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木工程不同施工阶段造价的比较,可以看出土木工程中普遍存在着材料浪费,这也是导致土木工程造价超标的因素之一。通过建立项目监控体系,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期的材料浪费,管理部门可以全面、详细地收集工程数据信息,提高企业决算的准确性,使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阶段,满足相关部门的评审要求。
2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概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土建工程概算阶段主要是对工程定额设计的管理和实施。难点在于如何制定定额设计指标。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从设计开始。在以往的建设工程概算审查中,按初步设计图纸审查的概算往往超过投资概算,导致图纸反复修改,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延误总工期;另一个规范化问题是设计图纸深度不够,不仅工程量误差大,主要材料技术参数和牌号不详。由于档次和品牌不同,价格相差很大。以此计算的工程造价不准确,经济技术指标偏差较大,给后续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存在着概算费用项目缺失、概算费用考虑不充分等问题。
2.2预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程工期短,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图纸或施工图未经专家评审通过即开工,导致实际施工范围或施工工艺发生变化;二是特殊施工方案的施工难点,如高模板支撑、砖模膜、构造柱等,开工时没有明确的施工步骤,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浪费了大量的施工材料,导致工程造价增加;三是图纸审核不严。由于相关设计人员对图纸要求不严格,实际施工与前期工程规划不一致,直接影响到造价结算的结果。此外,在招投标阶段,一些企业在投标中降低工程预算标准,以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3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行为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案会受到设计标准、技术规范和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当上述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将进行大量的设计变更。此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施工问题,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与前期设计有偏差,竣工验收未通过。当需要返工时,浪费了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和资源,延长了工程工期。另外,大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他们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往往偷工减料或虚报材料价格,获取中间价差。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工程质量,也给建筑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4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合同、协议、投标文件、中标、签证谈判、工程索赔等结算依据资料不完整,无法详细核对结算文件是否与工程协议一致;结算报送资料中材料、设备品牌、价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工期延误责任划分,索赔是否成立的界定,合同条款的不明确,导致各方理解不一,协商不成。
3提升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效果的建议
3.1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
准备阶段是项目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包含了大量的工作。管理人员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格的施工计划,配备各种设备和人力资源,确保这些资源能按时进入现场。此外,设计工作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成本控制方法。首先是标准成本控制设计,这是比较常见的。二是定额成本控制设计,可以有效地达到资金限制的目的。这两种控制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企业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合作,同时要保障设计人员胜任工作的能力。设计方案形成后,要严格审核图纸,并将设计方案与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比对,确保二者不发生冲突。另外,要及时指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情况,尽量减少后期的变更。设计工作完成后,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方案制定施工方案,将经济性原则引入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这样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减少企业在项目中的资金投入。
3.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控制各项资金的使用,并对自身资金流出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确保各项资金发挥作用,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管理者要严格材料管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市场,以材料价格的最低点采购材料,降低材料成本的产出。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对材料价格的影响,企业可以与一些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签订价格保证协议,准确控制材料价格。如果有项目变更,管理人员应妥善管理这些变更文件。工程完工后,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文件进行索赔,以减少因变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竣工结算阶段,要严格审查工程预算,深入分析各种资金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资金审计。这样,就可以提高项目各方的利益。为提高审计工作的合理性,企业应制定合格审计制度,严格按照行业内部规定和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规定开展相关工作。在竣工结算阶段,企业要注重成本管理,不能只注重工程质量,开展成本审计工作必须合理合法,才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要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入手,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资金核算,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相关问题及改进[J].陈木森. 建材与装饰.2018(04)
[2]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黄巍,黄菲. 科技与企业.2016(09)
[3]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相关问题及改进[J].钱洪艳. 建材与装饰.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