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水平的发展,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被应用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不断的提升,施工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地方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简单分析,并对其工程技术的优化提出了几项措施,希望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适当的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的优化改善,为我国的整体发展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1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意要义
水利水电属于二次能源,在建设过程中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建成后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现有的水资源,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水利水电的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只有严格对施工技术进行把控,才能够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发挥工程应有的作用。在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上,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各项技术操作人员的管理,如此才能够协调好工程整体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率。
2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种类与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间接性的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我国整体的经济效益,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是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技术的各项指标合格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因此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水利水电工程中坝体的填筑施工技术的内容与要求
首先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内容来划分大坝施工的工作段,在划分时应注意与坝面的面积应相契合。同时针对不同的坝体坝型,选用不同的施工机械。一般坝面的施工宽度都控制在15m左右,而长度控制在40-100m。其次水利水电的坝体填筑工作要严格按照计划中的顺序来进行施工,而施工的工序又是根据坝体的实际定的。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填筑方法,填筑强度、填筑材料等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与工程进度,大多数水利工程施工还受汛期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是有其周期的,一旦超出了最佳适用周期,建筑材料会受周围环境和气候影响而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必须控制好施工作业的时间。最后在施工流水作业完成了以后,将施工的工序及各项施工技术参数等如实记录,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2 水利水电工程中预应力锚固的施工技术的内容与意义
在水利水电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该项施工技术是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因为它能对原有的建筑物加强加固,所以其应用范围极为广阔。经大量统计资料显示,运用该项技术后的建筑工程能够显示出新的特殊功能。该项技术是以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工作特点是传递拉应力,并且拉应力还能够延展。该项技术的设计原则涉及诸多方面.首先是在稳定性的要求上,稳定性要根据坝型的不同来决定,其次锚固的角度并不唯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角度,这样可降低锚固荷载问题的发生。
2.3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技术的内容与要求
在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进行分析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河道上游来水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存在一系列的潜在威胁,这样就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的风险,这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工人的安全,就需要施工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施工期导流及其围堰技术进行科学应用和处理。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起到的是防护作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后期建筑有着重要作用。在该项工程技术的开展前应先修围堰,用来做临时挡水,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围堰的流速十分快,并且其流量也很大,因此在修建时应特别注意施工技术,同时也要注意其抗冲性和稳定性。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为后续的导流工作做好准备。
2.4 水利水电工程的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内容与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技术上,首先对已经渗透且变形的主坝进行处理,在其内部构件防渗体,最后将对坝体的坚固性进行加固,主排孔和副排孔的设计要求各不相同,前者要沿着坝轴线,而后者要在坝轴线的上边,在两者的设置上要分开设置,留出些许间距,对灌浆孔的要求是其要直接穿透坝体,灌浆孔的设计要求参考实际的坝体劈裂灌浆,综合以上各项技术的结合方能形成一个防渗体。
2.5 滑膜技术的内容
现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各项技术都十分发达的社会,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已经涉入到社会的各项工作当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对于现如今的水利水电工程滑膜技术的应用也是同样的道理。现阶段的滑膜技术施工器材当中,不仅包含传统工艺的普通工具模板,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涉入之后,还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动办一滑升设备。
一般来说,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应用滑膜技术的时候,主要的滑升动力来源就是液压式的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动力作用,其上的模板就能够在刚刚成型的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滑动了。
3 提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对策
3.1 加强对工程区域水文、气象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水文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对水文的测试和资料的管理制度应该根据地区而特殊制定,并且由于所要服务的对象各不相同,因此对水文资料的分析找出各自不同的重点,从而提出适合其的水文方案。时间、地理位置等都是影响水文测验的因素,在方案的制定前应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做详细的调查,在后期的工作上,对于水文监测设备需要定期的检查并更换,对其硬件的检查要认真逐一进行检查。
3.2 大力提高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
水文资料在不断的变化着,因此对水文测验的难度也逐渐变大,为此只有将水文监测设备不断的更新优化,才能够确保水文测试工作的实时监测.进而将确保水文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在远程测验的精度和准度上能够减少其误差。在此可以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将水文监测设备优化改善,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同时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使水文监测技术能够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就必须结合创新性思维来改善其设备,要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技术人员是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核心,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以此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十分重要。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其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着这个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领导部门应适当的投入资金请专业人员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定期的给施工人员讲解工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其能够梳理掌握.在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后反复的进行实践操作,并对自己的施工操作能够总结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只有施工人员的技术合格,工程的质量才能有保障。
3.4 加强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施工工程,涉及环节较多,也必然存在某些不安全的隐患,因此在施工全过程要始终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狠抓监理工作,严把质量关。
4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的建筑工程上,施工的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决定性因素,唯有施工的技术得到了保障,才能够确保整体的工程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开始简述了施工的意义,同时详尽地介绍了四种施工技术及新技术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孙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及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0):33-34.
[2]韩佳梅.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15-116.
[3]高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实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