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骨架护坡防护施工技术 李力山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力山
[导读]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结构极易存在崩塌、滑坡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安全性

        龙泉市交通运输发展中心  浙江龙泉  323700
        摘要: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结构极易存在崩塌、滑坡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安全性,所以在公路路基的建设施工环节,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边坡的防护处理,全面地提升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骨架护坡;防护;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公路项目是当地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里程56km,施工合同为DK319+000~DK336+772.56。经过前期的地质勘察可以确定,整个施工地区为盆地型地貌形式,地势相对比较平缓,路基施工位置主要是湿陷性黄土土质,路基地形有着一定的起伏变化,但是幅度比较小。故而,为了提升路基质量施工阶段决定采用骨架护坡防护技术进行施工。
        2施工方案
        按照该公路项目的实际需要,综合分析当前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在路堤边坡高度在4m以上时,需要使用如下的防护措施:应用M7.5的水泥砂浆欺骗式拱形截水骨架记性防护处理,其结构尺寸详见表1所示,并且在骨架中撒上草籽,且栽植灌木以达到防护的效果;在边坡高度达到5m以上时,要应用如下防护处理方式:在3m宽度的边坡中设置一层塑料土工格栅结构,分层摊铺施工,土工格栅部分主要是双拉伸的施工方式,对于其他位置上需要撒草籽、种植灌木进行防护处理,且要在路肩位置上设置拦水结构,同时需要间隔10~15m就要布置排水槽,该结构部分应用混凝土结构制作。
        对于路堑位置上的土质属于全风化岩层时,并且边坡的高度不足4m,应该选择如下的防护处理方法:边坡上撒草籽并且种植灌木进行防护处理;如果边坡高度在4m以上,应该使用如下的处理方式:应用M7.5的水泥砂浆砌片石制作供水截水骨架,在格子内部需要撒上草籽,且种植灌木来做好必要的防护处理。
        表1骨架的具体尺寸

        3施工准备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认真分析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标准进行测量放样施工,然后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操作。在工程中各种施工材料,比如砂、片石、水泥等都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达到要求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对于施工材料来说,工程的管理人员要按照要求进行抽检施工,并且需要投入到实验室中进行全面的质量性能检测,保证其各项技术指标能够达到要求,然后才能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以确保其工程质量不会受到材料质量的影响。
        4路基骨架护坡防护施工技术
        4.1骨架护坡
        从路堤防护工程施工角度分析,必须选择最佳的时间实施路堤防护。当路堑开挖完成之后,紧接着就要开始进行防护工程施工,而软土路基防护则要保证路基沉降达到稳定后进行,当基础及坡体的稳定性符合标准规定要求之后才能开展设施施工。此外,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前,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全面检查边坡坡面状况,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质量。
        4.2测量放样
        按照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设计方案基本要求与施工工艺规定实现边坡测量放样,并在指定位置精准标记坡度及高程。针对坡面区域中的杂土、碎石等进行清理,保证坡表面无任何的杂质;针对坡面区域中的凹坑,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填补,保证坡面平整度符合施工规定基本要求。
        4.3开挖骨架槽
        通过对工程现场砂含水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并根据设计方案基本要求确定最优配合比,然后结合配合比参数实现混合料的准确配比,切实保证原材料称量的精确性。在砂浆运输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免混合料发生离析问题,若是混合料发生离析问题则要视为废料处理,重新进行混合料拌和。片石砌筑之前,需要认真、仔细冲洗片石表层,确保其表面无泥土、水锈等相关杂质,也要保证其表面湿度符合工程规定基本要求。若是基面结构是“土+碎石”等类型的垫层,需要选择机械设备实施路面的整平及夯实,首层片石的施工无需进行挤浆操作。砌体选择挤浆方式实现分层、分段浇筑。在进行首层片石砌筑时必须确保片石和基面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接触面,通过砂浆或是粒径较小的石块实现孔隙的有效填充;第二层片石砌筑施工阶段需要挤浆操作,且必须确保首层片石砌筑厚度达到工程规定基本要求,然后在首层片石上铺筑一层砂浆,并将片石放在其上面,以免发生脱空问题。若是路基边坡的高度为4~5m,需要在骨架内利用空心砖客土植草或是种植灌木的方式进行防护。空心砖是以混凝土(C15)为原材料制作而成,采用的形状为六边形。而在进行空心砖施工时需要把相邻砖体之间的空隙仔细清理干净,确保无任何的草根及杂土等,并选择清水进行冲洗处理,然后进行勾缝和灌浆作业,确保相邻部分之间的粘结力符合设计规定要求。事实上,大裂缝灌浆施工直接关系到路基骨架护坡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选择水泥砂浆(级别是M5)或是混凝土材料(级别是C15),在灌注施工阶段以振动的方式达到密实度要求,当灌浆至表面后需要及时地完成抹平处理。若是坡面区域出现了空洞或坑槽等现象,都会对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应结合具体情况实施嵌补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砌筑施工。
        4.4喷播种植
        公路路基坡面防护中植物类型的设计与选用尤为重要,应结合工程现场气候环境条件尽量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植物类型。而在进行植物类型选取之前,必须对坡面完成整平处理,确保其平整度、洁净度符合工程规定要求。植物基本撒施有机肥,保证有机肥均匀撒施。此外,骨架内植物的选用也要保证与施工设计要求相契合,立体植被需要建立防护网以强化其稳定性,基本采用“纵向+横向”竹钉形式进行固定(见表2)。当竹钉施工完成之后,紧接着就要进行培土,以及夯实处理,确保坡网和坡面之间的稳定连接。
        表2竹钉相关指标参数

        4.5路堑边坡防护墙
        结合公路路基工程实际情况,根据防护墙背坡率实施开挖作业,采用的作业方式是人工开挖。在进行护墙砌筑施工前必须对岩石表面进行清理,保证其表面无任何的杂物,然后按照施工基本要求的形状进行开挖。针对基层较为软弱的区域,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处理。墙身砌筑施工到侧沟或以上区域时,需要立即开始基坑回填,然后实施侧沟砌筑。在整个砌筑阶段,必须确保墙背和坡面相贴合,且台阶和墙身要同步进行砌筑,墙面与两端面的砌筑应保证平滑,结合设计基本要求建立泄水孔、伸缩缝,有效保证砌体岩石硬度等有关参数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4.6边坡渗沟
        边坡渗沟需要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沟槽开挖,槽底处在稳定基层区,开挖成台阶状。沟底也要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铺砌,台阶区域保证大密度砌筑,同时底面要按照设计规定要求建立排水坡。沟深填充物采用的是高硬度、无风化以及大粒径的岩石,填充时需要建立反滤层。最后按照自下至上的顺序进行砌筑封层,确保和边坡有效连接。
        结束语
        公路路基边坡是项目的主要组成结构部分,其对于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高边坡,危险性更高。因此,在工程实施环节,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路基边坡防护质量的控制,切实提升该结构部分的质量水平,以保证公路项目的总体质量达标,满足交通运行的需要,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连继峰,罗强,谢涛,等.路基边坡浅层稳定的骨架防护效应及结构优化[J].铁道学报,2017,39(7):133-141.
        [2]宣立华.方格骨架防护型式对路基边坡浅层稳定性影响[J].路基工程,2019,37(1):131-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