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城市规划可根据规划意图的不同划分为规划引导和规划管控,在规划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合理引导和严格管控,落实规划目标,并且在不断规划修编过程中加以完善,提出相应正确的管理方法来保证规划意图的顺利落实,推动城市稳定发展,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当前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规划设计与传统模式呈现出很大不同,不仅需要良好的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更加需要将生态理念渗透其中,保育生态空间,促进生态环境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的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逐步落实,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开始着手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城市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能够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对国家政策起到积极落实的作用。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的合理性是决定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生态城市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不同的城市应具体分析研究,再实施规划设计。
1.1经济学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质量,并在原始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的经济要求是减少经济发展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率,改善生产工艺和技术,改善管理和维护手段。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规划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并充分体验城市的整体功能。
1.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长远来看,生态城市规划要考虑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完整性,结合历史和原始城市,并在发展过程中不破坏原始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服务于整个城市规划的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合理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加强和改善这些环境基础设施应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1.3尊重自然生态和历史背景的原则
合理利用水土等自然资源,维护和培育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增强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遵循城市机制,保护城市特色,为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提供生态保护。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自然遗产,文物古迹和保护城市环境,要加强对传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突出城市理念,塑造城市形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突出居民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打造生态城市。
2 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对生态城市理解片面性
当前存在将生态城市建设与实际生态城市建设概念混淆情况,认为绿色城市、公园城市便是生态城市,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仅仅是增加当地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美观度。同时对于绿化工作的开展往往是道路、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见缝插针式的规划发展,没有按照生态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有目的性的规划绿地,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过于片面,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对生态城市理解不够清晰。
2.2建设激进化
对于城市的建设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未来发展方向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分析。生态城市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需要有序、渐进的开展,使城市功能逐渐完善。但是,当前存在部分城市的规划发展过于激进,例如利用极短的时间搞绿化、建公园,虽然绿化面积增加,但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却起不到协调作用。生态城市的规划并不是大面积的铺设草坪,而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道路建设、住宅开发、环境保护方案等对植株等进行规划种植。城市规划建设的急进化会对城市的规划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2.3没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现如今我国城市的规模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变得越来越大,这直接造成城市居住的人口规模也随之变大,城市有限的空间根本满足不了过多人口数量的居住需求。对于这种土地资源供应不求的现象,有关部门选择通过对湖泊、河流等地区进行填埋的方式来增大土地面积,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城市土地资源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但是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
2.4生态城市规划的持续性不强
我国的部分城市规划虽然意识到了将生态化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的重要作用,也在实际中落实了相关的设计,但是他们往往只在城市规划的某一个构成环节中使用生态化理念进行设计,并没有从根本上将生态化理念和城市规划结合到一起。
3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3.1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由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是重大项目,需要考虑到人员和资源的投入,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建设之前制定好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比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城市——伯克利市。伯克利生态城市采用的是三位一体化的复合模式。伯克利市依据这样的目标而建设,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都考虑,使人能够达到方便快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整个城市紧凑而协调。由此可以看出明确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有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地参与,便于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并实施。
3.2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考虑到地域特色和地域环境,不同地区所建设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避免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景象。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背景,并通过适宜合理的措施将地域特色整合到生态建设过程中,并将其做成生态城市的亮点。例如中国的安吉县根据竹资源丰富的特点,从资源和环境出发着眼于大都市的农副产品、休闲度假,提倡循环经济,将竹资源作为支柱产业并被誉为中国竹文化之乡,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城市。
3.3创新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
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目标和指标体系需要通过与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城市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生态城市规划应当有效融合生态的理念和技术,以人和自然和谐为出发点对传统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提升技术体系,借助软件模拟和分析研究生态理念植入城市规划的可行方法,明确不同尺度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3.4建立生态城市建设制度保障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应建立一套包含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激励、监管等方面的完整制度保障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自然区域划分等因素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有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地方性法律和配套政策体系,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能够明确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保障生态城市的建设平稳有序地开展。
结语:
现阶段,各种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使生态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城市生态评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城市规划水平。只有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才能为人们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师毅,付慧.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2):27.
[2]胡杰.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生态作用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8):60-61.
[3]孙保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城镇建设,2021(13):15.
[4]左俊.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21,7(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