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
北京鼎越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9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包含多方主体,需要多部门联动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工程没有做到科学联动,各个部门也是孤立工作,这样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很少,在工程中时常出现外包现象,且整体工程被拆分成若干个部分进行外包,彼此之间更难以进行联系,造成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给予优化。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有助于改变以往粗放式技术管理模式,让工程技术管理更加规范,促进施工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建筑工程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意义
1.1有助于建筑工程报价控制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助于进行工程造价控制。首先,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大量施工技术管理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作用,也是施工合同内容的重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技术标是招标文件中关键内容,建设方不仅需要对承包方资金情况进行考察,还要考虑投标方案中施工技术的可行性,然后对投标单位的工程报价进行合理估算,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其次,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技术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提高技术管理水平,能够让工程施工阶段各项管理更加规范,进而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损耗。因此,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将有助于建筑工程进行造价工控。此外,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诸多细节管理,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建筑工程通常投资金额比较庞大,进行施工技术优化,有助于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解决建筑工程的难点,让工程资金统筹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在满足施工目标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1.2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技术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技术管理,能够让施工工序安排更加合理,避免因工序不当造成技术操作失范现象,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将新技术和新材料投入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对施工中材料、设备等环节掌握更加准确,实现人、机、物的有效控制,从而为提升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2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对工作的认识
建筑施工项目往往工作量大而且繁杂。涉及的内容很多、时间长、投资大。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工艺和技术,因此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各种项目的进度衔接。如果做不好管理,那么会影响到资源浪费。在管理过程中,很多的管理负责人缺乏对施工技术管理的经验,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不足,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如果没有技术管理制度,就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随意性强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施工水平。缺乏对必要施工技术管理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人力、财力、物力难以科学配置,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无法得到更新升级,这样就会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来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2.2缺乏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保证建筑施工技术合理有效运用的前提是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环境下的企业规范不一样,软件、硬件设施也不一样,而且我国现在的建筑体系存在着总包和分包制度,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效果的差别,这样就难以建立一个管理标准和规范标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施工技术管理和实际操作很难做到有效联系,相应的分包单位设备不足也是不能做到全面工作监督的。这就是造成实际施工流程混乱的原因。这样就难以完全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展开施工。施工条件和水平与图纸相差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返工、延误工期等现象。浪费材料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这样就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影响了整体质量。
3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使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施工管理中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设计方案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也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整体化地划分建筑工程,针对不同建筑工程不同阶段应用的施工技术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规划,与此同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化地配置。其次,在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时需要明确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时间和频率,使得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也需按照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以免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定期对外聘人员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与考核,并且结合相应的考核业绩与成果,灵活地运用合同解聘、工作奖励与惩罚、岗位安排调度等举措来不断增强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
3.2优化施工阶段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使用的施工技术有很多,因此,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技术人员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真实掌握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水文地理条件等。同时认真分析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以及施工技术标准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从而编制行之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其次,施工材料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施工进度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结果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所有材料质量满足质量检测标准。同时,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3.3严格审查施工技术资料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资料审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第一要严格控制管理施工进度和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建筑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的进度实施管理,将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到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中,与此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像或者拍照方式来记录,同时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确保施工质量与各项要求都符合。第二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要想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行激发,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针对表现比较优秀的施工人员,一定进行奖励,让他们树立榜样,带动其他人员学习;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施工人员要给予处罚,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更加全面。
结语
综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至关重要,其决定着施工质量,影响着施工效率。鉴于此,施工团队必须开展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用实际行动改善施工效率。在未来的时间里,建筑行业仍将继续发展,并向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进行,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世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思考[J].四川水泥,2021(2):181-182.
[2]张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