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权
身份证号码:44190019901128****
摘要:近年来,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同时这也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土地规模化流转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落实到实处,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建设。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首先概述了广东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其次分析了广东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制约因素;最后探讨了新时期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制约因素;应对策略
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对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当前,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如: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监管、服务制度不健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概述
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为加强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广东省实际,早在2005年6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00号发布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为规范具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东莞市参照该流转办法,先行先试,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为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截至目前,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为513万亩左右,在这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422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量的14.4%。据统计资料显示,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农户自发流转土地面积为178万亩,占比34.7%,通过集体统一流转土地面积为335万亩,占比65.3%。广东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主要采用的是入股、转包、出租以及转让等形式,在这其中,入股形式占比36%,转包形式占比24%,出租形式占比30%,转让形式占比10%,相比较而言,入股是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形式。目前,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仍如火如荼进行,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效率,做好对当前制约因素的应对策略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下图1)。
.png)
图1 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图示
二、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高
目前,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大部分农民对于土地存在较高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广东省是光、热和水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花生、甘蔗等多种农作物。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5亩左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为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广东省制定了诸多政策并实施,如:良种补贴、农税减免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调查显示,当前广东省仍有近84%的农户希望能够承包土地种植,仅有1-2%的农民希望将自家土地承包出去。不难看出,广东省农民非常依赖土地,这必然会对土地流转工程造成阻碍(如下图2)。
.png)
图2 农民对土地存在依赖性图示
(二)农民文化低且再就业环境较差
当前,无论是广东省,还是其他地区,农民文化水平均不高,再就业环境不理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广东省农民为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占比76%,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自身缺乏一技之长,如将土地承包给其他人后,自身再就业成为难题,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农户不敢进行土地流转。与此同时,虽然也有部分农户进城务工,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就使得农民产生了了信任危机,更加不愿进城务工,影响土地流转。
(三)农村土地流转监管、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期间,做好相应的监管及服务工作尤为重要,这是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开展的关键。当前,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转监管、服务体系,对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目前,广东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主要处于自然流转状态。基层地区部分人员对于土地流转工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将其视作为承包者个人之事,与自己无关,因而没有结合基层地区实际情况来加以引导,没有提供针对性的咨询、解答、宣传等服务,导致广东省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严重阻碍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工作进程。
三、新时期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探讨
(一)各级政府部门做好规范、引导、服务工作
新时期,广东省在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工作中,要遵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对农户在承包区内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遵循“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做好引导及服务工作,在流转工作中,流转主体是农民,因此要有其自主决定流转形式,尊重其意愿。要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户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避免过度干涉,更要禁止强迫,确保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针对在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充分做好保障工作,禁止出现随意占用、扣缴等现象,避免农民切身利益受损。最后,在土地流转中,政府部门要选择具备较高实力、能力的企业参与到其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相关扶持、优惠政策,认真做好监管工作,提高龙头企业承包积极性,加快广东省农村土地经营流转。
(二)健全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为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重视对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首先要加快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认真做好土地流转信息登记、发布、评估、政策咨询等各项工作。基层乡镇要依靠农经站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站,并成立专门的服务队伍,为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要进一步落实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合同的未签补签工作,确保土地流转手续完善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得农民更加放心的将土地承包出去,而承包户则能够大胆经营。目前,部分土地被用于旅游基地、休闲场所建设,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管理工作,为土地流转工作预留充足的发展与建设空间(如下图3)。
.png)
图3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图示
(三)制定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快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程,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该项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农民改变落后的耕作思想和理念,意识到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性。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充分结合本地优势及产业特色,加强政策引导和经济奖励,激发农户、承包户、乡镇、行政村的土地流转积极性,要设置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对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等现象,及时补助流转土地的农民,保证其切身利益。同时要做好对无地农民的再就业扶持、引导工作,落实进程务工、创业扶持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工作中,形成土地流转热潮,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此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加大贷款、税收等方面的补助,加强技术指导工作。
(四)补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要想彻底解放农民思想,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后的安全感及适应力。所以,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补充完善农村住房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同时,针对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较快进展的乡镇、村及农户,要进行重点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步。针对当前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中所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要高度重视起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对策,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助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亮,江庆勇.高质量发展阶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9(01):99-106.
[2]李哲.“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J].兰州学刊,2017(08):124-131.
[3]刘云生,吴昭军.政策文本中的农地三权分置:路径审视与法权建构[J].农业经济问题,2017(06):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