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管理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戎军
[导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戎军
        南京江宁盛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就要对如何提升施工进度管理效率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文章以分析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围绕如何提升施工进度管理效率的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效率
引言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确保建筑施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就要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特别是对于施工进度管理工作,要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对施工进度的严格把控,避免出现工程逾期问题,同时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能够得到高效衔接。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水平。
        一、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工程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升级。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被集约化管理模式所取代[1]。在集约化管理框架中,施工进度管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施工单位在实际开展建筑活动时,借助对施工进度的严格把控,实现对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成本的高效管理。方面能够确保建筑活动能够按照设计计划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能够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统一调整,保证施工单位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此外,具有良好施工进度管控能力的施工单位,能够在激烈的建筑行业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发展。
        二、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工作方式不得当
        一些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进度管控工作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工作方式不得当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少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进度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由于粗心大意导致施工进度管控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在开展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时,没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其他项目的施工进度管控模式,导致施工进度管控与实际施工活动脱节。
        (二)没有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
        现代化工程项目具有功能复杂、体量大等特点。实际开展建筑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突发情况。而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紧急应对策略,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施工现场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理。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延误施工进度,造成工程逾期问题,无论是对于项目质量还是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较大影响[2]。
        三、工程管理中提升施工进度管理水平的具体方式
        (一)利用BIM技术开展碰撞检查
        21世纪是信息化世纪,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方式以及管理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时,就可以积极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借助BIM技术及时筛查设计方案中不同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3]。利用BIM软件中内嵌的各种模块,在计算机软件中模拟演示各个施工流程,借助这种方式,让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项目施工情况,提升施工进度管控工作客观性。实际开展碰撞检测工作时,管理人员可以在软件中输入相应的规则,确保碰撞模拟检测与实际施工情况吻合。比如在安装电气系统时,由于电气管道以及线路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管线铺设路径进行模拟,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管线铺设过程中管线出现碰撞而影响施工进度。


        (二)完善施工方案
        想要确保施工进度管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不断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只有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才能确保各个施工环节可以高效衔接。想要做到这一点,相关从业人员就要对项目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在施工现场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各项施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三)完善物资管理体系
        从整体上看,物资供应对于施工进度会造成直接影响。若在施工过程中物资供应出现问题,会造成大面积窝工情况。想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就要不断完善物资供应体系。正式开展建筑活动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好施工所用的建材以及机械设备。一方面需要对建材以及机械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另一方面要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在不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成本。开始建筑活动之后,管理人员要严格依照施工计划制定物资采购流程,并在入场前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允许建材进场,对于已经进场的建材要妥善存放,避免建材受潮变质。此外,对于建筑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大型工程设备,要对其性能进行详细查验,并在每天施工活动结束之后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大型工程设备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当中。
        (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除了对物资供应体系进行完善以及运用BIM技术开展碰撞检测之外,施工单位还要不断提高施工进度管控人员工作能力。一方面,施工单位要通过提升薪资待遇以及提升企业形象的方式,吸引具有高技能水平或者丰富施工进度管理经验的员工进入公司,借助这种方式为施工进度管控部门输入新鲜血液,提升团队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积极组织培训活动,让施工进度管控人员接受系统性的培训,了解施工进度管控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当施工进度管控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更为高效的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除了对现有的施工进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之外,还要注重创新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施工单位而言,由于其综合实力有限,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就要注重对于施工进度管控模式的创新,借助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管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国际前沿理论,引入建筑施工新理念,并与国内建筑行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融合,实现对于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模式的创新,利用创新红利为企业创收。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管理者要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增加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利用新技术提升施工进度管控工作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管控工作准确性的同时,压缩人工成本,为施工单位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六)制定合理的紧急预案
        针对由于施工现场出现突发情况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施工单位要依据项目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紧急预案[4]。一旦发生突然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并将事故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其他施工环节能够顺利开展。此外,施工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并严格检查工人进入工地时是否佩戴了安全设备,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四、结束语
        施工单位开展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紧急预案、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以及完善施工方案等方式,提升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工期延误问题,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控制施工成本,帮助施工单位获得利润并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鹏.刍议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J].门窗,2019(22):46.
[2]吴金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0.
[3]韩建军.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7):121-122.
[4]谢素嫣.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管理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